昨日,完成了英国文学名著《苔丝》的有声剧录音,心情一下子放松了下来。
这些年,疫情在全球肆虐,国内外的电影业都受到很大的冲击,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译制任务也少了。上译厂的当家人带领全厂年轻人,还邀请了部分已退休的配音演员,开展了录制“有声剧”的业务,供社会大众在手机上收听。多部中外文学名著在几个录音室里同时开录,大伙儿干得热火朝天。最近就有九部作品在网上播出,总播出量达2800多万次,听众们给予热烈的好评。
我每周两天,提前做好核酸,赶到厂里去“读书”。读的是英国作家哈代189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
这是真正的“读书”:我担任有声剧《苔丝》的讲述人,每次,一个人在录音棚里,连续不断两个多小时,把一节节书中的叙述文字读下来,由隔壁屋里的录音师录下,然后,再由其他演员分别录下书中的人物对白。经过几个月的工作,我终于把这部六十多万字的世界经典著作录完了!书中的主角——英国女子苔丝坎坷的一生和悲惨的命运,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把对哈代思想与情感的理解,通过我的声音,在长篇讲述中认真予以表达。我已八十多岁了,如今像中学生一样,坚持上完了哈代博士的课,每次录音,既练气息又练声,感觉自己健康情况良好,不免高兴!
说起《苔丝》,我和这部书还有一段奇缘:那还是在“文革”期间,我刚结婚不久,丈夫那时在中央广播事业局当编辑,我去北京探亲。闲来无事,我们多次到前门外的一家小小的内部旧书店“淘书”。有一次,发现一部民国25年出版的竖排本《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翻译)。书已散架,不但没有封面,还缺了第一章!但我们还是像觅得宝贝似的,兴致勃勃将它买了回来。记得我们连续几个晚上,把这本残破的书装订成三册,找来铜版纸糊上封面,我用粗笔写上书名;又从广播事业局资料室借来原著,我用细钢笔写下蝇头小字,将缺损的第一章抄在纸上(共20页,约一万五千字),耐心地补进书里。由此,这部书成了我俩在那特殊时期留下难忘记忆的“珍藏本”!
真是想不到,半个多世纪以后,我竟又有机会参与制作《苔丝》的有声剧。哈代啊,哈代,这就叫缘分吧?(曹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