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中的质量m,是非常奇异的质量,是质量和能量分离的能量表示方法,在表示光子能量时,质量m的“处境”更难以琢磨,认为是光速运动的质量,静止不存在质量。
没有质量的能量是不可想象的,同样没有能量的质量也是不可想象的。将质量划分为静止质量、运动质量本质就是错误的,宇宙间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质,应该说,质量都是运动的质量,绝对静止的质量是不存在的,即绝对静止的物体的质量是零、能量也是零,其实就是真空。所有物体的能量是:E=pc——(1),其中E是能量、p是物体的动量、c是光速。对于光子mc是光子的动量p,所以光子的能量pc=mcc=mc^2,即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中的质量是光子动量的质量,动量的质量是静止质量还是运动质量呢?一般认为,动量中的质量是静止质量,如果说光子动量的质量是光子的静止质量,那么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中的m也是光子的静止质量,如何破解这一悖论呢?
爱因斯坦认为质量为m的物体它的能量是mc^2 ,对于微观粒子同样是适用的,那么一个光子的能量也应该能表示成为:mc^2,其中m是光子的运动质量。现代科学理论认为光子的静止质量是0,光子真的不存在静止质量吗?其实,光子不但存在静止质量,而且光子的静止质量是光子光速运动质量的2倍。
光子不会凭空产生,它的形成一定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下面我们从光子的形成过程,说明光子存在静止质量,并且形成光子损失的质量和光子存在的质量相等。这一论断不仅解析了光子不存质量仅存在能量的悖论,还能解释质能方程的正确性,因为形成光子损失的质量和剩余的质量是相等的,所以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中的质量既可以用损失的质量表示,也可以用剩余的质量表示,但是光子质量的本质是父光子剩余的质量,论述如下:
定义父光子:我们把存在于物体内部,最终能转化为光子的粒子称为父光子。父光子的结构和光子的结构是相同的,光子、父光子都是基本粒子。
父光子本身不能再辐射光子,只能是自身转化为光子,是父光子质量的损失转化的能量加速父光子成光子。光子和父光子的结构都是一个环(这个环有相互绕转的元电荷组成),存在于物体内部的父光子其径向速度接近于零,即传播速度接近于零。辐射到物体外部空间的父光子——就是光子,其速度是光速。
光子的形成过程:如果光速(光子)是自然界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并且是一个常数的结论是正确的,那么光子的形成机理是相同的,光子的形成就是父光子自身质量损失转化的能量加速自身光速运动的结果。
不同类型的光子,存在于物体内部的父光子的半径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不同类型的光子,父光子的半径也是不同的、质量也不同。不论是光子还是父光子都遵循我总结的光量子变化常数:M^2R=Q,,其中,M是光子质量、R是光子环的半径、Q是常数。设父光子的质量为M,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父光子蕴藏的能量为:Mc^2,当父光子的质量损失一半时,假设父光子剩余质量被加速到v,根据(1)剩余质量的能量为Mvc/2,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父光子的质量损失一半转化的能量为:Mc^2/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Mvc/2=Mc^2/2,所以我们可以得出:v=c。即父光子质量损失一半时,父光子转化为光子,同时以光速辐射到外部空间,这就是光子的形成过程,揭示了光子的本质。很显然m=M/2,其中m是光子的质量,M是父光子的质量。也就是说,光子的质量是父光子转化为光子剩余的质量,父光子剩余的质量等于父光子损失的质量,在父光子转化为光子的过程中,损失的质量和剩余的质量是相等的,所以爱因斯坦认为质能方程中的m是损失的质量,在能量的计算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质能方程中的m本质是父光子剩余的质量。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子不但存在静止质量,而且光子的静止质量是光子光速运动质量的2倍。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使光子静止,静止后光子的质量是光子光速运动质量的2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