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防部命令自乌克兰赫尔松市撤军的决定,显示俄罗斯在取得乌国南部控制权的作战目标上遭遇重大挫败。

《纽约时报》报导,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11月9日下令莫斯科部队撤出关键乌国南部城市赫尔松。由于乌克兰力求收复在俄罗斯发动战争之初就落入俄方控制的南部领土,绍伊古9日的决定代表着乌国反攻目标一大分水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为黑海港都以及克里米亚半岛出入口,赫尔松有着重要战略地位。俄罗斯下令撤出此地之所以格外引人注意,也是因为它是俄方2月24日发动军事行动之后,最先沦陷的乌国主要城市。

俄罗斯放弃赫尔松控制权的决定,或可证明会是一场旷日持久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以下是分析这对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很重要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撤军决定重挫克里姆林宫

俄军3月攻破横跨第聂伯河的安东诺夫斯基大桥、挺进赫尔松市,写下俄乌战争早期最重大胜利。

俄罗斯总统普京原本希望把大赫尔松地区当作进一步往乌西推进的桥头堡,一路挺进黑海西北岸的港湾都市敖德萨,但没有成功。即便如此,普京9月仍宣布兼并赫尔松全州以及顿内茨克、卢甘斯克和札波罗热地区。国际社会普遍批评普京这一步于法不合。

对克宫来说,丢失赫尔松市代表一象征性失败,重挫俄罗斯征服乌国南境的计划。不过,西方军事专家表示,驻扎赫尔松市的俄军处境相对孤立,因此从战略角度来看,俄军从市区撤至第聂伯河东岸这一步是说得通的。

● 乌军一步步孤立在赫尔松的俄军

赫尔松对俄方来说之所以难守,是因为第聂伯河将乌克兰一分为二后,第聂伯河以西唯一落入俄罗斯控制的就只有赫尔松。

今年夏末,在西方国家提供的长程武器助攻下,乌克兰展开协调行动,一步步孤立第聂伯河西岸的俄军,轰炸桥梁、破坏赫尔松俄军重要补给线,并从城市的北西南三方往内推进。

然而,这片地区一来太空旷,加上灌溉渠道纵横交错,构成绝佳的防御阵地,放慢了乌军进攻的速度。入秋也使得大部分地面成了烂泥。分析家表示,俄罗斯已派遣经验最丰富的战士前往当地,并库存弹药以及其他补给品。

● 在城市开火 恐走上冷血巷战一途

莫斯科要是没有撤军,反而选择力守赫尔松市到底的话,军事专家说,可能会导致一条条巷口都出现血战,且俄罗斯可能遭逢重大损失。

乌军近几天距离赫尔松城界还很远,据报他们在距离赫尔松市上游约65公里的新卡科夫卡大坝以北处,与俄军交战时遇到顽强抵抗。

乌俄双方均发布声明,示意未来将爆发战争。赫尔松一名由俄方扶植的亲俄代理人于周末期间表示,乌克兰正在集结大炮、飞机和直升机,为此区下一阶段攻击做准备。

● 平民处境愈来越艰难

俄罗斯打击乌克兰之前,赫尔松人口超过25万。乌克兰相关人士估计,目前有约3万至6万的民众留守,但难以掌握确切数字。

上个月,占领当局宣布,他们将把数以万计的平民从河的西岸移至俄罗斯控制得较为稳固的领土上。乌克兰官员和居民称这是俄方强制驱离民众的托词。

对留下来的民众来说,日子是愈来愈难过。本月7日时有居民透露,俄军切断了当地的电源和饮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