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亭子坝镇牧草种植示范基地,一眼望去,在蔚蓝的天空下,牧草基地、生产加工房机械轰鸣,收割机、打捆机、转运车等各种机械来回穿梭作业,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经过割草、搂草、打包、捡拾一整套收割流程下来,所过之处留下了一道靓丽风景线。生产加工车间,一捆捆草包,装卸工人将收割好的牧草装车,满载牧草的收割机装满了收获的喜悦。

这几天正是牧草的收获时节,牧草的订单也实现了“开门红”,看着如雨后春笋般生长的牧草我们心里既开心又着急,为了帮助种植经营主体早日完成收割任务,乡村振兴工作队率先垂范纷纷撸起袖子下田收割,大家干劲十足”。龙门桠村乡村振兴队队长陶某如是说道。

今年以来,该镇不断探索开辟产业振兴新领域,经多方考察调研,肉牛养殖行业对甜象草(皇竹草)饲料需求量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于是大胆创新,和能人(大户)签订保价协议、建设牧草基地和生产加工车间,由能人负责平整土地、种植、销售,政府免费提供种苗、技术指导。通过村经济合作社整合撂荒坡地,组织养殖户种植,既增加了收入,又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事业。

项目建设后承包给能人大户(养殖户)经营管理,通过养殖户自种或带动养殖户种植模式,养殖户种植后可保底销售到牧草加工场,为该镇肉牛产业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提供可靠的原料来源。项目由能人(大户)自主经营,优先满足全镇范围及周边区县养殖户,实现产、收、贮、销的一体化产业链条,确保肉牛养殖示范村的有效运行。

牧草加工厂采取“保底+效益”分红模式进行利益联结,当项目产生效益低于5%时,经营主体按投入财政衔接补助资金的5%进行保底分红,当项目产生效益超过保底分红比例时,实行效益分红,分红资金的80%分配给脱贫户和边缘户或村公益事业,剩余20%用于壮大村集体或再投入。

产业兴则乡村兴,该镇紧扣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聚焦农村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中药材、肉牛养殖、稻田养蛙、南瓜(冬瓜)等特色农业产业。建成全县最大春季金韩蜜本种植基地3000亩,结合南瓜(冬瓜)地配套发展秋冬季油菜4000亩等特色产业。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促使当地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形成了干群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新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