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保研的评测体系是严谨、公开、公正的,我依然认为这是国内最完善的车辆安全评测机构之一。

但对于中保研近期评测的几款车型表现与评分,市场舆论竞争比较激烈,主要是围绕着“A柱”坚挺度来讨论。

比如说, 问界M7 参数 图片 )在碰撞测试中遇到了A柱弯折问题,但评分却并不低,过去A柱弯折的车型并不少,比如说现代 菲斯塔 也都曾遭遇到A柱风波。

车辆结构安全和座舱安全紧密挂钩,强势的A柱能够抵御更大的碰撞力,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如何保证核心部件的强度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核心部件为ABC柱,抵抗前方、侧方、后方碰撞力,同时前方纵横双梁保证车辆碰撞时的冲击力。

中保研A柱碰撞的车型,基本上都是在小角度碰撞测试中出现问题。

原因很简单,小角度碰撞需要车辆用更少的面积承接碰撞力,一般来说碰撞测试都是左前方,车辆整体左前部分承受巨大的冲击力。

这里重点提及,A柱不弯和A柱变形是两个概念。

不弯折的A柱说明钢材强度还没有达到极限,可能距离极限还有很大的受力空间,也可能到了弯折的临界值,但弯折的A柱说明已经超过临界值。

中保研的碰撞测试是在规定下“低速”碰撞完成的,也就是说60km/h的速度。

60km/h车速下小角度碰撞测试A柱已经达到了弯折极限,如果车速再快极有可能挤压成员座舱空间,造成腿部、胸部、胯部的伤害,严重者造成车门无法打开、营救困难。

但在实验室中,中保研的测试评分是按照60km/h速度下的假人健康程度来分析,的确在测试环节中可能假人相对健康。

记住,实验室中的数据永远是实验室中的数据,他只是作为参考。

我的分析是,即便中保研给出了A柱弯折的车型全G评分,依然不要碰这种车型,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甚至连应试教育都出现了偏科。

实验室的G级评分只是一个成绩单,无法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带来更好的安全性,毕竟连60km/h的实验室速度都能发生小角度弯折情况。

日常情况下如果70、80乃至90km/h的速度下小角度碰撞,乘员舱是否就会被直接撕裂?

在我看来,A柱就是最后一道防线,它到达极限的速度越高越好,有的车型A柱强度高、用料足,可能弯折的极限速度是75km/h,那么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能够带来更好的安全性。

中保研的测试有一套自己的评分规则,我们无权评论好与坏。

但我们在中保研的结果中也要学会自己分析,连60km/h速度都扛不住的车身安全,实战中是否真正拥有强大的安全表现力?

毕竟我们日常的车速更快、路况更复杂,可能跟我们对撞的是一台 飞度 ,有可能是一台 雅阁 ,也有可能是一台奔驰大G、渣土车。

面对飞度、雅阁的时候可能还好,但如果遇到渣土车、大G的时候,实验室中都能弯折的A柱,谈何保护我们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