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夜晚,为了增强北部突击集团的实力,根据朱可夫的命令,步兵第127师(师长阿基缅科上校)步兵第395团转隶坦克第102师,该团团长就是日后的苏联装甲兵主帅巴巴贾尼扬。

巴巴贾尼扬在其战后回忆录中写道“8月底,在准备对叶利尼亚实施反突击时,师长向我们这个加强了1个营的团传达了命令:临时转隶友邻坦克第102师。。。在得到4个炮兵营和1个坦克营的加强后,我们十分周密做了进攻准备。在规定的时间,炮兵、坦克和机枪向敌人发射点猛烈开火,随后我们步兵发起了进攻。这时敌人残存的发射点火力已经削弱了,粉碎敌人的反抗已经不算太难。接着,配属给我们的8辆KB坦克发起冲击。。。敌人的防御被突破了,我军迅猛冲入叶利尼亚市,并在这里巩固下来”。

南北两个突击集团在击退敌军强大反冲击后,在9月4日深远包围了防守突出部的德军。德军在被合围的威胁下开始撤出叶利尼亚地域。9月5日,步兵第100师突破德军第78步兵师防线,冲向对方纵深,一举切断德军连接叶利尼亚和斯摩棱斯克的铁路线,在当晚占领了叶利尼亚西北7千米的查恩特索沃车站。而在中央进攻的步兵第19师也突破德军第292步兵师防线,当晚进入叶利尼亚东北郊区;摩托化步兵第103师突破德军乌沙科沃抵抗枢纽部,在当晚19时进入城市北部郊区;步兵第120师经过战斗击退德军后卫部队的阻击后在当晚18时进入叶利尼亚东部和东南郊区。此后,苏军在9月6日凌晨解放该市。之后,集团军追击敌军,向西前进25千米,于9月8日进抵德军沿乌斯特罗姆河和斯特里亚纳河预先构筑的防御地区,在此遇到了有组织的抵抗。苏军由于坦克和飞机不足,因而未能全歼德军叶利尼亚集团。

1941年9月8日苏军进入叶利尼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1年9月8日苏军进入叶利尼亚

该战役,苏军称重创德军2个坦克师、1个摩托化师和7个步兵师,认为德军损失4.5万人(笔者注:按照德军战报,实际损失1万人左右),自身纯减员10701人,伤病21152人,合计31853人。此后,苏联情报局专门发表了公告,宣布苏军在叶利尼亚经过26天作战,解放叶利尼亚。作战中重创德军党卫军摩托化师、第15步兵师、第17摩托化师、第10装甲师、第137奥地利师以及第178、292和268步兵师。苏军为此付出重代价,例如步兵第106师在9月1-5日作战中阵亡700人,受伤3300人,失踪300人。

战役期间,西方面军第16和第20集团军在斯摩棱斯克方向,预备队方面军第43集团军在罗斯拉夫利方向的进攻行动,对战役胜利起到了配合作用。根据战后苏军数据,预备队方面军在7月30日-9月10日的叶利尼亚地区作战中一共损失103147人-纯减员45774人、伤病57373人。

第43集团军在8月30日发起进攻,坦克第109师当天突破德军第23步兵师防御,前进12千米,抵达科斯特尔亚姆(Костырям)。8月31日,德军出动第10坦克师和第267步兵师对其进行反冲击。该师最终在杰斯纳以西被围一直战斗到9月5日,人员大部损失,9月16日该师番号撤销(德军数据是俘虏1500人和100辆坦克)。该坦克师在当时属于装备较全的部队,8月29日统计有154辆坦克(7辆КВ-1、20辆Т-34、82辆Т-26、13辆ХТ-130、22辆БТ和10辆Т-40)和23辆装甲车(10辆БА-10和13辆БА-20)。在8月30日-9月1日作战中损失72辆坦克(3辆КВ-1、6辆Т-34、44辆Т-26、11辆ХТ-130和8辆БТ)和2辆装甲车(БА-10和БА-20各1辆)。由于坦克第109师的损失,步兵第211师(9673人,装备机枪40挺、火炮40门)被迫后退5-6千米,也面临严峻局势。

9月1日,朱可夫亲自来到步兵第211师,协调相关作战。之后的9月8日在步兵第113师指导该师斯特里亚纳河西岸夺取登陆城的作战。由于该师师长缺乏经验,没有采取措施保障自己左翼,致使渡河后被德军反冲击打乱了战斗队形。之后经过英勇作战终于击退敌军突击,而朱可夫一直到9月9日傍晚才离开该师指挥所。叶利尼亚战役之后,作战不力的第43集团军司令少将谢列兹尼奥夫一职9月5日改由少将索本尼科夫(П.П.Собенников,1944年2月22日晋升中将)接替。

索本尼科夫中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索本尼科夫中将

时任总参谋长的沙波什尼科夫对这次攻势的评价是“第24和第43集团军最近的攻势完全没有收到积极的效果,只造成了人员和装备的过多损失。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各集团军在进攻上没有形成必要的集群;企图沿全线发动进攻;为步兵和坦克进攻提供的空中和地面炮火准备明显不足,也不够有力,而且组织非常混乱。从今以后,对于没有得到必需的预备队支援的步兵和坦克进攻,有必要停止而且不容许进行缺乏组织的、准备得不充分的地面和空中的炮火支援”。

朱可夫对此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他在9月8日发给斯大林的报告中写道“德军8月30日到9月6日在叶利尼亚突出部参战的有奥地利第137步兵师、第78(笔者注:实际为第178步兵师,苏军情报有误)、292和268步兵师、第7步兵师1个团和第293步兵师1个团,火炮200-240门。在8月20日到8月30日期间,德军先后调集了党卫军摩托化师、第15步兵师、第17摩托化师、第10装甲师和第5、31与41工兵营。

1941年9月苏军士兵和外国记者检查叶利尼亚乌斯季诺沃村德军战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1年9月苏军士兵和外国记者检查叶利尼亚乌斯季诺沃村德军战壕

根据俘虏的反映,德军党卫军摩托化师、第15步兵师和第17摩托化师(笔者注:第17摩托化师并非因伤亡惨重调离,而是调去参加古德里安南下进攻基辅的战役)因为在叶利尼亚作战中伤亡惨重而调去后方休整。

由于粉碎敌军叶利尼亚集团的战役获胜,军队的士气提高了,胜利的信心增强了。各部队更有信心地抗击敌人的冲击,以火力杀伤敌人,并协同一致地转入反攻。

作战中表现很好的部队有步兵第19师和第107师,表现较好的部队是步兵第100师和第120师。步兵第303师和第309师表现不佳,缺乏主动性。。。”

苏军缴获的德军第17摩托化师旗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军缴获的德军第17摩托化师旗帜

显然,最高统帅比较倾向于这种看法。根据国防人民委员会1941年9月18日的第308号命令,参战的第24集团军步兵第100师和布良斯克方面军步兵第127师最先荣获近卫军称号,番号分别改为近卫步兵第1和第2师;第20集团军的步兵第153和第161师也在同一天番号改为近卫步兵第3和第4师。同时在命令中,苏军总结经验如下:

“第一,他们在进攻中不是盲目地莽撞地向前推进,而是在每次推进前都周密地侦察,认真地准备,摸清敌人的薄弱点,加强两翼的警戒。

第二,他们在突破敌人正面后不是只照直前进,而是向敌人的浅近后方和突破口的左右两翼实施突击,努力扩大突破口。

第三,他们在夺取敌人占领的地区后,立即巩固既得阵地,在新的地点构筑工事,同时加强夜间警戒,并向前方派出有力的侦察,再次摸清退却之敌的情况。

苏军战时报纸对叶利尼亚战役的总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军战时报纸对叶利尼亚战役的总结

第四,他们在占领防御阵地后不是消极防御,而是积极防御。。。他们不是坐等敌人来突击和进逼,而是主动转入反冲击,以摸清敌人的薄弱点,改善自己的阵地,同时也使各团在反冲击过程中得到锻炼,做好进攻的准备。

第五,当敌人的进攻压力很大时,他们就有组织地以突击来回敬敌人的突击。。。”

之后的9月26日步兵第107和第120师则分别改称近卫步兵第5和第6师。尽管步兵第19师在叶利尼亚战役中表现较好,不过斯大林还是对其之前丢失叶利尼亚耿耿于怀,因而没有获得“近卫”称号。

对于朱可夫来说,这是他自战争以来在战场上指挥的第一场战役,赢得了苏军在卫国战争期间的第一次胜利。苏联高调宣传了这场胜利,还前所未有邀请一群西方记者去参观战场,其中有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的记者和美联社驻莫斯科记者。

电影莫斯科保卫战中镜头-朱可夫与指挥官们进入叶利尼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莫斯科保卫战中镜头-朱可夫与指挥官们进入叶利尼亚

全文完,谢谢观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