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金斯科特,人顿时兴奋精神起来,虽然这也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但却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看见了似曾相识的超市,看见了似曾相似的旅馆,以及咖啡厅、小商铺、加油站。更重要的是,终于有手机信号了!点开微信,“嘀嘀嘀”冒出一连串儿的小红点儿。那种心情,就像流落的孤雁辗转找到了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面说过,在袋鼠岛4400多平方公里的陆地上,仅生活着4000多人。而这些人中,有90%以上都居住在袋鼠岛东北角即里夫斯角一带。其中最大的城镇,就是建立于1836年7月的金斯科特,全岛超过一半多的人口生活在这里。据说最早的时候,英国殖民者曾想将这里作为南澳大利亚州的首府,只因岛上的资源不敷庞大的应用,最终才弃而择定了阿德莱德。

停好车,便忙不迭地逛开了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家旧货店里盘桓了许久。

店里摆满了各色大大小小的老物件,店主是一位和颜悦色的老太太。有了手机信号的助力,夫人精神抖擞,趴在柜台上,用手机翻译软件,辅以有限的英语单词,与老太太聊得热火朝天。

这是一个很柔软、很温馨的画面,是在国外街头店铺中时常可以看到的场景。

我每每都在思忖,像这类店铺,一天也不见得有几个顾客上门,能做成几单生意?可它们的主人,却为何都依旧那般优雅从容地守着,不疾不徐,温柔如水。你进门,他们以含蓄而又不失热情的微笑相迎。你告辞,他们依旧热忱开心地送客,并不因你未在这里消费而表现出丝毫的怨忿。

我曾分析过种种原因,洋洋洒洒可以罗列一大堆。但最终觉得,根本的一条就是:他们没有讨生活的焦虑。

是的,讨生活的焦虑。比如我们,打开店门,就要为需要多少钱的流水才能挣出这一天的房租伤脑筋——焦虑;跑出租的,车刚起步,就要先琢磨得拉几趟活儿才能挣出这一天的“份子”?也是焦虑。等等,不一而足。

眼前这位和善的老太太,她肯定不会有这种焦虑。否则,她不可能任你东拉西扯不买不卖,而从容淡定地陪你海侃神聊,且依然表现得那么亲和雍容,甚而喜笑颜开。

我猜想,或许,这间店铺就是老太太的祖产,没准儿店后就是她家的老宅,她岂堪操心房租。或许,老太太已达领取政府养老金的年龄,衣食本无忧,又何指望这间店铺养家糊口?或许,老太太守住这个小店,只不过是图个生活的多彩,借以排遣老来的寂寞和孤独。

没有答案,也不需要答案,老太太那张发自心底由衷绽放的笑靥,就是最好最完美的答案。

离开前,夫人终是买了点儿东西。我知道,这东西买回去也是闲置。或许,这是夫人以她的方式,来回报老太太那份和睦善良的温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斯科特的商业街不长,大致呈一个“L”的拐角。我们投宿的酒店,就处在这个“L”形的拐角上。而这个“L”形两条边的外缘,均面对着金斯科特海湾。

远端,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用粗硕钢梁搭建起来的竖有龙门架的栈桥老码头。

信步前行。最先经过的是座小一号的栈桥码头,几只懒洋洋的鹈鹕或卧或站,沐浴着午后和煦的暖阳,在栈道上静静地发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每一个到过袋鼠岛的游客都十分熟悉的地方。每天下午五点,会有一位老渔夫拎着满桶的鲜鱼过来投喂鹈鹕。届时,铺天盖地的鹈鹕呼啦啦展翅奋飞争抢鱼食的场景,是袋鼠岛旅游的精彩保留节目。

冬日的老码头寂寥无声。一艘游艇在岸上的船坞里悄没声儿地歇着,虽无动静,倒也给略显寡淡的画面平添了几分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水里却不寂寥。水下的鱼儿自不必说。水面上,一群大鸟在集会,只是辨不出鸭子还是天鹅。

驳岸的石头上,有几只海豹也在晒暖。歇够了,便起身没入水中翔游,正着游,再翻过身来游,玩儿个没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斯科特大都被人们作为一个单纯的打尖处,其实它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景,只要你用心。譬如,黎明时分去码头,看太阳悄悄地把大海掀开一角,朝霞映满天。猛回首,看金色的霞光普照小镇。突悟:金斯科特的“金”,是不是就是出自这个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