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这条小巷保持着古色古香,改造老旧小区,我们本着‘留住城市记忆’的理念。”徜徉在幽长的和城沙家巷,黛瓦粉墙,古井古树,脚下清一色的青石板逶迤向前。谈起安徽和县县城老旧小区改造,和县住建局副局长倪宏凯春风拂面。
绿色理念 “双管”齐下
今年元月开始,和县着手对涉及5000多户的供电局宿舍、河道局宿舍、交警队宿舍等32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改造面积33万平方米,这是老城区的五分之一。”倪宏凯介绍,这次连片改造包括雨污分流、弱电下地、屋面修缮、立面整治、道路整修、补栽绿化,新建停车位、智能安防等。他特别提到,2020年他们已先行对和城15条主干道的污水实行雨污分流,而这次,他们将老旧小区污水接入市政雨污水管网,彻底分流雨污水,保护长江碧水东流。
老城区一些窨井,由于损坏,分布不均,一旦雨水骤降,低洼处一片汪洋,这次以城市海绵理念加以改造,就近取材,用透水混凝土改造路面,路两侧砌以透水砖,地表雨水可渗透地下,小区不再出现“水漫金山”情景。
解决了水往下分流,他们迎难而上,将分布在小区拐角旮旯的各种入户端口以外的需要改造的供水、供电、通信、有线电视等专业经营的设施,交由专营单位出资改造,并与老旧小区改造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在黄甲巷,几名工人正将住户家的移动、电信、联通、安广的四线穿好埋设地下,并在方形的槽口预留位置。居民杨忠仙笑言:以前电线杆上的线像蜘蛛网一样乱七八糟,现在线路铺在地下,地上是青石板,污水接入管道,感觉好多了。
城市记忆 保护为先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改造老旧小区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千街一面。”和县住建局副科级领导干部李子硕认为“保护城市记忆”是这次老旧小区改造一大特色。生活在和城30多年,他对和城文化如数家珍。和城是省历史文化名城,和县的许多文化遗存都集中分布在和城的小街小巷。在这次连片改造中,城中的不少古井,他们不填埋不破坏,而是予以保护。沙家巷那口井栏下的石块损坏,他们用麻石修补,整体上看,与井、旧石浑然一体。为了保护古井不遭破坏,他们还向县文物局出谋划策,在余家巷一口万历丁未年间建的古井旁安装探头,让这口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古井得以保护。巷子深处,准提庵门前一棵垂叶老榆树年久叶茂,他们将树基砌成石围栏,也可供游人树荫下休憩。沙家巷年代久远,古街古巷,不用沥青铺地,而是铺设小青石砖,墙裙贴蘑菇石。雪白的墙壁,黛色的檐瓦,让行者感叹光年流转,岁月静好。“恢复古巷原貌,使小巷古色古香,给人归属感。”
红砖、木窗、灰瓦……留存在记忆中的文昌宫的门楼,30多年挥之不去,如今老旧小区改造,修旧如旧。同时因地制宜,突出文化特色,他们将文昌宫市场的老建筑重新装修一新,对围墙、挡土墙加固修缮,用防水性强的乳胶漆涂料修补面层,将倒塌隐患的围墙拆除新建,增加消防通道。而地处历阳中路两侧商业街区,为和县最为繁华的中心商业圈,“现代感的外立面出新,统一的窗框、伸缩衣架和空调外框,屋顶亮化灯带,也让这条街的夜晚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谈到重点体现商业圈的现代繁华的初衷,倪宏凯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民生为要 休闲安康
“城市里有一口塘不容易。”李子硕一脸惊喜,因为水是城市的眸子,有水,这座城市才有灵气。在黄甲巷尽头,一块10多亩的华严塘上,水草丛生。岸边,施工方人员杨光军指着正在作业的一台挖土机,说他在这里干了5天,出垃圾、平整土地、垫片石,现在正准备整出环水人行路,再铺石子砌砖路。
此时,冬阳朗照,眼前的药材公司、新华书店、房管局3家宿舍被照得亮晃晃的,原有围了30年的几堵遮羞墙被轰然拆毁,取而代之的是大家共建共享这一方水土。改的是环境,聚的是人心。建造一座水上公园和休闲小广场,是这里居民迫切之所需。
“这里背街背巷,周边垃圾堆积如山,家家的生活污水全淌到这儿,还有废弃的倒塌公厕,臭气熏天。”李子硕用“城市的卫生死角”来描述这里的脏乱差。
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属,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该局顺应民意,整治环境卫生,打造水上公园和休闲小广场,调剂了绿化与停车位之间的矛盾,增设停车位和充电桩,置放健身器材,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截至目前,和县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工程90%,修建改造道路59900米、地下雨污水管网50700米、外立面242000平方米,新增机动车停车位1378个、非机动车棚194座、监控260套、路灯(含楼道灯)2650盏,保护古井5口。
“这次老旧小区改造投资1.29亿元,时间紧任务重,为此我们创新思维,突出地方特色,保护城市记忆,抓时间抢工期,挑灯夜战,力争本月底完成这项民生工程。”和县住建局局长杨福好对老旧小区改造信心满满。(常兴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