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生活看似平静如水,实则是平静之中蕴含着风云雷动。

不确定是最大的确定,这一点我们早就知道,也是我们心里要时刻明晰的。

如果你家有四年级以上的小孩儿,而你又特别关注他她的教育和学习,那么我劝你不管外面如何风吹草动,都要保持内心平静、稳如磐石。

一个平和稳定的大后方是孩子能够安心学习,保持专注的必要条件。

期中考试的风头已过,各个学校的家长会总结也应该都做完了,想必各位都有点儿不一样的感触和启发。

我们的家长会开的比较晚,晚到我甚至都觉得没必要了。在我已经平复了心情,决定开始向前看的时候,我们的家长会姗姗而来。

开完之后还是感触颇多的。

各位家长在翻看孩子期中考试试卷的时候,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这道题这么简单怎么还错了?”“那个知识点不是反复学过好几遍了,怎么还扣分?”

到底是什么让同一个层级,智商和能力水平差不多的孩子之间产生了几十甚至上百分的成绩的差异?这就诞生了今天我想聊的话题:

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差距到底是怎么来的?

智商和家庭环境甩掉尾部孩子

现在的家长们几乎形成了一个常识性的认识:小学三四年级会有第一批孩子掉队。

小学所学知识的难度,在当下绝大部分孩子动不动就90分以上的时代,还有的孩子会在小学中段掉队,成绩常年在及格线上下浮动。

这批孩子除了极个别会在中学实现逆袭外,其他构成了中学分流的主力。

小学就掉队的孩子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智力水平确实不够,学习这件事于他来说确实困难,简单点说,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

这在我们80后这代父母们小时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尤其是在没有条件重视教育、孩子能否出头和种庄稼一样,全靠望天收的地方,这样的小孩儿特别多。

人家上学他去爬树掏鸟窝,人家写作业他呼呼睡大觉,十多岁就开始不务正业,除了学习对啥都感兴趣,早早地就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去了。

你说不淘汰他们淘汰谁?

但现在这种情况就很少见了。现在的孩子基本上因为智商不够导致没法学习的情况比较少,或者说不少,但是做为特殊群体被社会管理起来了,我们普通人一般见不到。

小学就掉队的另一种,也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因为家庭原因导致学习方面出问题的情况。

这种例子在大城市里多半存在于土著群体之中,家庭条件父母职业位于社会底层,因为自己没有吃过教育的红利,所以对孩子读书的事情也不热心,顺其自然、听天由命。

但即便是这部分群体里,也还是分为奋发向上想靠读书博一个前程的和读书于我如浮云的。

最终被分流的自然是从思想认识上不重视读书学习的家庭的孩子。

专注力和习惯区分头部和普通

以学习成绩来区分不同群体,小学阶段就掉队的尾部很少。而且由于义务教育的要求,这些孩子还是会进入初中继续学习,到中考之前才会彻底被分流。

绝大部分孩子,尤其是一线城市中考分流相对较少,大部分孩子都能上高中的情况下,学习成绩主要用来区分少数头部孩子和大部分普通孩子。

让一个小孩儿从绝大多数普通孩子里面脱颖而出成为头部孩子的关键有两点,一是专注力,二是学习习惯。

有的人会认为专注力也是一种习惯。我个人不这么认为。我所说的专注力是一种主要源于先天的大脑运行机制,后天又没有遭到破坏。

这部分孩子天生专注力就比一般孩子要好,在学习这件事情上的运转速度要比一般孩子高。

可能大部分孩子小时候专注力都不错,但是因为养育者的不同养育方式,有人的专注力得到了加强,有的则遭到了破坏,这会体现到他们后天的学习效果上。

专注力好的孩子学啥都快,专注力没那么好的孩子每做一件事都要比专注力好的孩子多花一点时间,积累的越多,形成的差距就越大。

可以让专注力不同带来的差距变小的外部条件是学习习惯。

我们在学校和教育专家那里听到的强调的最多的关于学习的重要事项就是学习习惯,虽然没有人明确告诉我们学习习惯到底是指什么,但是我们似乎一听就都明白。

简单来说,学习习惯就是一个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状态,他学习是否投入,做事态度是否认真,心无旁骛。

我个人认为,专注力指的是孩子内在的认真,学习习惯指的是孩子外在表现上的认真。

比如一个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假如大脑的有效运行处于90%以上的状态,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孩子专注力特别好。

那么学习习惯好则是指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去做了那些该做的事情,比如听讲的时候不乱动,知识点都做了笔记,书写认真卷面整洁等等。

习惯是可以看到的,专注力如何是我们表面看不到的。

一个孩子坐姿端正,认真听讲我们看得到,但是他在坐姿端正,看上去认真听讲的时候,大脑里正在开小差,我们看不到。

专注力很好但是习惯不好的孩子,或者专注力一般但是习惯很好的孩子,可以达到一定的高度,但是进不了头部。

我认为的头部大约是人群中的前5%。专注力和习惯,一内一外,二者都很好的孩子才能彻底从普通孩子群体中脱颖而出,进入头部孩子的群体。

所以想让自己的孩子变成头部,首先要优生优育,保证智商在线,然后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的成长过程健康有爱,再然后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有效陪伴形培养各种好习惯。

并不是所有的父母在生孩子的时候就懂得这些,做父母虽然无需持证上岗,但不断自觉地学习进步是你培养一个自己期待的孩子的前提。

学习方式和效率区分顶尖和头部

如果说头部孩子是群体里的前5%,那么顶尖孩子就是指头部里的前5%。这样的孩子可以说是凤毛菱角,分为两种:

一种是在某一个方面具有超然天赋的顶级选手,比如我们普通人望而却步的数学天才;一种是全面发展达到极致走向高端的综合性人才。

要从头部里面脱颖而出变成顶级,高手之间过招决定胜负的是学习方式和学习效率。

聪明人学习的专注力很高,但是如果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那他就很难变成顶尖。

形像一点说,头部孩子大脑都能以同等效率高速运转,但是顶尖孩子的区别在于,他们的大脑一边告诉运转一边分析高速运转产生的数据,自动形成更有效的方法并应用起来。

类似机械臂和人工智能的区别。

这种不断形成独特学习方式的过程叠加起来,产生的效率是几何级数的增长,也有人把这种学习方式概括为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来培养的。

有人说,班级第一名和第十名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学习方式的差别,二是调整情绪的速度,深以为然。

一般年级大神们都具备一个特点,就是低调踏实,不咋咋呼呼,也没有特别明显的情绪起伏,只有这样才能让大脑调动所有的能量用到学习上。

因为天赋成为顶尖,这个普通人没法模仿和复制,但是因为调整学习方式改善学习效率和进行情绪控制,从而达到综合能力顶尖,这是普通人可以想象的路径。

也就是说,有志于让孩子在学习这条路上达到顶尖的父母们并非无计可施,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比如训练思维习惯,增强情绪控制能力等等。

产生差异的根源

但是,以上提到的区分不同群体的孩子的一些特征,比如智商、学习方式、学习效率等等,在我看来依然属于一个“客观”的范畴。

很大程度上,我们的努力能够改进的东西很少。

而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还有很多相对主观的影响因素:

比如一个孩子的个性是踏实稳重的还是非常浮躁的,一个孩子的心性是纯良和善的还是阴暗狭隘的,一个孩子看待事物是倾向于简单纯粹的还是复杂多变的,这些都会影响他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方式。

而这种主观方面的影响甚至要远大于前面那些相对客观的条件的影响:

比如,我们经常说孩子容易马虎,那可能是因为孩子个性不够踏实,学习总是浮于浅表,不能深入。

比如,我们说一个孩子很聪明,但学习成绩似乎与他的聪明不匹配,那很可能孩子心性不够纯良,杂念太多。

而一个孩子的个性、品质、心性、耐力等等来源是他的家庭环境,而构成他的家庭环境的主要是做为他们的父母的我们。

所以,孩子的学习成绩看似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实则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他的家庭环境,以及构成他的家庭环境关键的我们。

如果想让孩子朝着我们认为的理想目标前进,除了改善孩子自身的学习效率、学习习惯等状况外,还要提升我们自身的个性、品质和修养。

与孩子和谐相处,成为他们良好的客观环境,这才是终极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