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有关“南海大地艺术节”的消息铺天盖地的出现在朋友圈和本地公众号上。

一开始是没怎么留意的,作为一名佛山土著,所谓的文化,所谓的艺术,似乎跟自己挂不上半点关系。

直至看到了那个“最初的湾区”的主题,才引起了我的注意,所以说,标题很重要。

01 佛山没文化?

外地的朋友总是给佛山人贴上这样的标签:有钱、能打、做得一手好菜,俨然一副高富帅的形象。

佛山是经济强市,进入了万亿俱乐部,名副其实的广东第三城。

佛山是武术之乡,武术底蕴雄厚,出过黄飞鸿、叶问、李小龙……

佛山也是美食之都,是粤菜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顺德菜享誉全球。

言外之意就是,佛山没文化!

说得太过了,纠正一下:佛山没有文化底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佛山,本是一个拥有千年岭南文化历史的城市,汇聚了禅宗佛学、粤剧、武术、舞狮等民间艺术、传统文化与近现代文化思潮。

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佛山的传统文化受到新事物的冲击,许多外来文化逐渐涌入佛山,越来越占据青少年的生活和成长,使不少佛山年轻人逐渐缺失甚至摈弃了佛山的传统岭南文化。

我们曾经对“佛山岭南文化的缺失”做过一些社会调查。

据数据显示,现今50%以上的佛山年轻人对岭南文化了解甚浅,有些甚至不明白何谓岭南文化。

也只有老一辈佛山人才真正了解岭南文化,这其实从侧面反映出,随着现代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岭南文化缺失的程度变得越来越严重。

大部分人心中对于岭南文化印象仅仅在“听说过”的层面上,岭南文化在新佛山人心中逐渐被淡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城市因为有千姿百态的历史文化,才有过去与未来的精彩对话。

反过来,城市是文化的积淀,文化的容器,文化的载体和舞台。

缺失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

重振佛山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一代人刻不容缓的历史重任了。

02 凭什么是大地艺术节?

据资料显示,“南海大地艺术节”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艺术节,而是以艺术振兴乡村。

要知道,乡村振兴可是中国现如今的主旋律。

艺术如何跟振兴乡村扯上关系?这个“大地艺术节”又是什么来头呢?

确实很吊人胃口。

其实,“大地艺术节”源于日本,是地域型艺术节的代名词。

这就要追溯到20世纪中叶,当时的日本进入了长达 40 余年的经济成长期,地方人口急剧流入东京、大阪等大型都市,不少乡村先后陷入农业生产难以维持、社区濒临解体的困境,有的乡村甚至被贴上“即将消亡村落”的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的乡村呈现出三大“空洞化”现象:人的空洞化、土地的空洞化、村落的空洞化。

彼时,有不少日本艺术家创作了将艺术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艺术实践,成功地将人们的视野从城市转移到乡村,于是,大家就把这些艺术实践活动称为“大地艺术节”。

而“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作为“地域型艺术节”的优质生,成为了世界上“以艺术带动地域振兴”的成功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以为“越后妻有”是一个姓名,其实它是日本古地名“越后国、妻有庄”的合称,面积超过东京23区,是日本少有的大雪地带。

该艺术节以“自然拥抱人类”为理念,以“地方重建”为目标,以农田为舞台,通过艺术连接人与自然,一边探讨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边挖掘地方蕴含的价值和潜在的魅力,重振日益衰颓老化的农业地区。

在这一背景下,确实和我国推进乡村振兴的方针政策不谋而合。

03 为什么是南海?

其实,一开始看到“南海大地艺术节”的宣传消息时,我是非常疑惑的,为什么不是佛山搞这个艺术节,而是南海?

不过,想深一层,还是容易理解的。

佛山传统文化本来就是南海郡的分支,佛山当年也只是南海的一个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南海才是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起点。

这里有一千年前人们开始修建的,现今成为世界灌溉遗产的桑园围,在地理和历史上都具有独特且重要的地位。

这里有600多年历史的醒狮文化,有2700多支武术醒狮队,70所中小学设有武术醒狮队。

这里有500多年历史的剪纸艺术,其风格既有北方剪纸苍劲雄浑的特色,又有南方剪纸剔透秀丽、明静清雅、严谨工整的长处。

南海有太多的价值,可以通过艺术的方式解读并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这里。

推进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具体包括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方位的振兴,而且难度也前所未有。

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们许多乡村都是将城市建设简单复制到农村,让农村变成城市的“复制版本”。

尤其是在乡村旅游发展的火热时期,乡村特色逐渐消逝,变成统一的建设,将原本属于自己的文化抛弃,去盲目复制别人的成果,造成原本的地方文化丢失。

城乡差距逐渐拉大是事实,但绝不是按照城市思维去发展农村,倘若只顾建设而忽略了文化的内涵,那乡村振兴工作是失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推进乡村振兴上,佛山也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也拿不出更好的方法,与全国千村一面,特色不足。

前有顺德的“青田范式”,已经成为全国乡建三大典型案例之一,其亮点在于激发了乡村的内生动力和村民的家园意识。

而南海这次如此大力度地用艺术节的形式去振兴乡村,算是佛山推进乡村振兴上的又一大突破了。

可以说,南海这次是站在了顺德的肩膀上再上了一个台阶。

04 从乡村振兴看大湾区

这次艺术节是以“最初的湾区”作为策展主题。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主题明显是蹭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热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如何才能让人信服这种“最初”呢?

翻开厚厚的古籍,南海历史的厚重感便迎面扑来。

地理之初:亿万年前,西樵山便已矗立,开启了三角洲的沉积酝生;

文明之初:以双肩石器为代表的西樵山新石器文化是点亮珠江文明的灯塔;

岭南之初:南海之名始于秦始皇所设岭南三郡之南海郡,奠定岭南乃至今日广东格局;

家园之初:始创于宋代大成于明代,南海人用勤劳智慧建造出世界灌溉遗产桑园围;

广府之初:历代中原人民南迁云集于南海,宗脉凝聚促成民系;

文脉之初:西樵山于明清之季书院盛集,诸子辈出聚成理学高峰;

开明之初:南海康有为、陈启沅等先辈,在文化与工业上孜孜探索,是近代国人睁眼看世界的;

进取之初:自改革开放,南海人率先破题形成“南海模式”,是领创新风气之先。

从南海的地理地缘、历史文明、思想文化、生态经济等方面,可以看到南海之于岭南地区、广府文化、珠江三角洲以及粤港澳大湾区这些概念范畴下的地位与价值,这些又和“最初的湾区”不谋而合。

这样的话,就可以让更多的佛山年轻人把目光拉回到南海这片土地的生长之初,去看看那些曾经,去看看流经的西江和北江、南迁渊源、理学沃土、桑基鱼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的力量有时候也说不清楚,但它确实是有用,这种说不清楚的力量可以推动人们对生活的一个关注和观察。

艺术可以为当地服务,通过讲述南海的当地故事、活化利用旧空间,再通过艺术的创作去给予空间,赋予新的生命。

希望南海可以用大地艺术打造南海乡村振兴新样板,用大地艺术激活岭南文化新脉动,用大地艺术将南海打造为“大湾区文化高地”和“世界文化艺术旅游目的地”,实现南海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价值和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