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法国和荷兰之后,德国终于也在近日正式宣布退出《能源宪章条约》ECT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决定退出,德国经济部议会国务秘书布兰特纳给出的理由是,柏林将始终让当局的贸易政策符合气候保护的宗旨,而《能源宪章条约》不符合对抗全球变暖的巴黎气候协定。

当初在法国宣布退出ECT时,欧洲议会环境委员会主席康芬表示欧洲国家退出条约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好事,还专门点名德国,希望德国也能响应号召“退群”,但德国当时并没有做出相应回应。而德国现在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大概率是出于三个考量。

一是作秀。

这段时间因为在埃及举行的COP27,气候问题成为一时的热点。而陷于能源危机的德国因前段时间重启煤电项目,难免在这个风口浪尖上被当做典型问题进行敲打。作为早期的“脱碳”先锋,为了环保形象不至于垮得太厉害,就想做点什么来掩盖自身的问题。

二是转移矛盾。

日前,欧洲的激进环保主义分子以“让大家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为名席卷欧洲,袭击了多幅世界名画。从梵高的画作《向日葵》,莫奈的《干草堆》到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都不断成为“环保暴徒”攻击的对象。甚至还有一部分人闯入到了大众的汽车展厅,用强力胶把自己黏在展厅的地板上,进行“绝食抗议”活动,直到德国政府答应他们的要求。或许这也是德国既西班牙、荷兰以及法国之后,不得不决定退出ECT的原因。淡化这些“环保暴徒”的怒气,顺势将矛头转向能源公司,从而减轻自己的压力。

三是德国没钱补贴了。

我们知道,ECT条约中有一个特别的规定:允许企业在某个国家的决策和环境法规(哪怕是气候保护政策)损害其投资回报的时候,在私人仲裁法庭向该国提出补偿。事实上,在荷兰决定退出ECT之前,荷兰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政府在淘汰化石能源时,对能源公司提出各项要求后,因并未向企业提出补偿方案,引起能源公司不满,正面临许多欧洲能源公司的起诉,被要求赔偿巨额补偿金,每起分别在十几亿到二十几亿不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俄乌冲突,德国在经济方面本就已经垮的不行,再继续补贴能源企业,显然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为了避免再面临更多的能源公司的索赔,“退群跑路”成为德国政府的最优选。当然,若是在没有“补贴条约”的限制下,能再对这些能源巨头们多收点税,来填补一点财政吃紧,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

而随着欧洲两大巨头法国、德国的退出,必然会有更多的欧洲国家响应。这也再次印证了,对这些西方国家来说,什么“契约精神”,都比不上“保命”最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