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属圭亚那坐落在南美东北部,面积86504平方公里,人口23.945万,至今为止法属圭亚那是法国领土的一部分,属于法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在名义上来说并不是殖民地,因此也算是欧洲的一部分。

刚开始的时候在法属圭亚那殖民的是荷兰人,法国人在1604年进入这一地区,并开始建立居民点。后来法国与英国、荷兰、葡萄牙多次争夺这一地区,在1816年法属圭亚那归了法国。自从1946年法国宣布法属圭亚那为法国的“海外省”后直到现在,法属圭亚那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法国的一部分。

其实类似于法属圭亚那的法国“领土”还有留尼旺岛、马提尼克岛、瓜德罗普岛、马约特岛。

我认为之所以有些殖民地会独立,有些殖民地不会独立,首先要看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力量对比。

比如英国之前的殖民地美国,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美国的军事力量就能够与英国派来镇压的军队相抗衡,经过艰苦的独立战争,美军最终打败了镇压的英军赢得了独立。英国的'日不落帝国“维持了100多年的时间,大约到了一战结束的时候英国的全球殖民体系开始解体,到了二战之后就彻底崩溃。之前能够维持殖民体系的原因就在于英国还拥有一定的实力压制殖民地的独立运动,但是到了二战之后就完全力不从心了。比如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相继独立,都是英国无力维持其体系的结果。

所以,独立首先是力量的对比,当宗主国力量过于强大的时候能够压制殖民地国家的独立,但是当宗主国力量不足以压制殖民地独立的时候,殖民地就自然可以独立。相对于法国来说法属圭亚那人口才23万多人,相对于法国来说,虽然法国在二战中损失惨重,但是压制这样一个小国还是绰绰有余的。

其次要看文化的认同。如果是文化强大的国家,往往能够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观念的输出。就拿我国来说我们之所以是中华民族,是因为我们所有的民族都认同我们共同的文化,我们共同的语言和文字。其实在古代时期,我们和很多少数民族并不是同一个国家,只是在千年来的民族融合中大家形成了统一的文化观念,进而形成了统一的民族。

法属圭亚那也是同样的道理,法国文化在当地已经得到了认同,法属圭亚那人也认同了法国国民的身份,并且法国的文化相对于当地本土文明来说确实要先进了很多,可以把当地的文明水平从原始水平一下子提升到现代文明的水准,在这种文化体制下,人们可以得到比较高的收入和社会福利,过上较好的生活,又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综合以上来说,我的观点在于两点,一是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力量对比,法属圭亚那相对于法国力量太弱,法国很容易压制;二是文化认同,当地已经认同了法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