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可能是中国人的设计!”国外专家质疑国产盾构机的生产,中国技术封锁突破史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7年,国内传统爆破技术的局限已经初现端疑,大量基建项目的不断开启,中国亟需重型开凿设备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如此才能负担起修筑铁路和地铁的城市工程需求。
由于国内并不具备技术条件自研盾构机,无奈我们只能花大价钱引进国外设备。
在那个年代里,能够拥有盾构机的国家屈指可数,而对于这种高精尖的工程设备,各国都在严格的控制进出口,在进行了多番寻找详谈后,德国最终同意了高价卖两台二手盾构机给中国。
虽然是二手的盾构机,但德国仍然狮子大张口开价一台7亿,被卡技术脖子的中国虽然不情愿,但为了工程建设和突破技术封锁,我国还是买下了2台盾构机。
盾构机的维修也是大问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盾构机的日常维修和保养问题只能交给德国工程师,德国工程师开着4000一天的高价不情不愿的来到中国任职。
德国工程师也不想这家独门生意给别人做成,所以要求维修保养时都不能有国人在场。国内也不止一次打起自研盾构机的主意,很快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以中铁集团总工程师王杜娟为首的科研团队就成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杜娟临危受命,接下了这个艰巨的技术研发任务。盾构机整机零部件超过1万个,每一个零部件都有相应的生产技术需要解决。
王杜娟摸着德国盾构机的石头过河,技术研讨分析会经常一开就是一天,两年时间,王杜娟就带领团队给出了设计意见和试验盾构机的实体。
2008年,试验盾构机的性能和架构调整逐渐进入了成熟阶段,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完美完成工程任务,而国产盾构机整体生产成本不过是2500万。
最重要的是我们突破了技术封锁,在盾构机领域占下了中国人的一席之地、
2012年,成都地铁工程项目启动,面对成都地下复杂的地理环境,盾构机完美地完成了任务,项目负责人直言国产盾构机的性能和操作绝对在德国盾构机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个月工期完成项目建设的辉煌成绩,完美证明了国产盾构机的实力,提供明确的项目数据和典型案例,在世界上打出了中国招牌。
到如今,国产盾构机不仅仅在技术上突破了封锁,还在相关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我国也从进口国摇身一变成了出口国。
相信在手机芯片和光刻机方面,我国也一定可以后来居上!让电子产品都能用上中国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