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拱北海关所属的中山港海关在中山港口岸对一批来自法属圭亚那进口的原木进行联合检疫时,截获一头蜚蠊。

现场检疫工作人员通过取样送实验室鉴定,发现该物种系拉丁蠊属蜚蠊种,为全球首次报道的新物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检验过程中,广东拱北海关保健中心病媒实验室工程师说道,通过DNA条形码技术及形态学鉴定,均未匹配到已知的蜚蠊种类。在经进一步研究后,依程序确认,该头蜚蠊为未被描述过的拉丁蠊属蜚物种,为全球首次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蜚蠊,俗称蟑螂,是海关口岸监测的重要病媒生物之一 。目前全球已知种类有4000余种,在我国约有200余种。常见的蜚蠊有德国小蠊、美洲大蠊以及黑胸大蠊。作为病媒生物,蟑螂侵害面广、食性杂,可人工感染导致亚洲霍乱、肺炎、鼻疽以及结核等病的细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以来,我国是全球进口贸易大国。通过对进口货物,尤其是原木这类能够提高外来生物存活,以及便于藏匿的进口货品的检疫中,往往能够查获一些病媒生物。目前,我国就已经发现600余种外来入侵物种。可想而知,这对我国农林业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等造成了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