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的力量

——从司马学校看湘潭生态环保意识的发展与变化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廖艳霞

“矛戈!矛戈!”11月10日上午,雨湖区鹤岭镇龙安村司马学校的学生们得知湘潭生态环保协会副理事长毛建伟一行前来开展“节水”宣讲,热情地将他们围住,熟络地呼喊他的网名。连续8年来,该协会与司马学校“手牵手”,每个学期至少联合举办一两场环保活动,持续的环保意识宣传引导,让这所学校乃至村庄变得格外干净整洁,一片欣欣向荣。

当天,毛建伟、张一彬、肖灿等环保志愿者,为落实一号总河长令,来到司马学校开展“节水”宣讲。张一彬来到教室,从“为什么要节水”讲到“校园、家庭如何节水”,有关节水的知识通过手机直播呈现在全校200多名孩子眼前,宣讲与互动相结合,孩子们热情高涨,不知不觉中,这些节水小妙招已在孩子中入脑入心。

“夏秋连旱、极端干旱,我们更要从自身做起,让节水、用水、护水、爱水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司马学校总务主任沈攀峰说,学校距离鹤岭水厂远、地势高,自来水难以稳定保供,目前学校前面三口深井已枯竭,学校和鹤岭镇政府采取了多种举措保障师生用水。他认为,环保志愿者“节水”宣讲进校园正是时候,学校也将持续教育,并要求学生及时关水龙头、老师尽量手洗衣服,落实“节水”理念。五年级学生池景如围过来说,他们会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切实践行节水、爱水,如淘米水用来浇花,洗手的水用来拖地板……

毛建伟介绍,早从2014年起,湘潭生态环保协会文艺宣传组每年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节日,深入校园,送环保挂历,组织环保征文,开展爱鸟护鸟、森林防火、节水等讲座,带去环保公益动画片,表演环保自创快板、“三句半”等节目,宣讲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等。通过8年“手牵手”,毛建伟明显感觉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大为提升,校园环境、周边村庄环境更干净、整洁、优美了。近年来,学校还排练了诗歌朗诵《给未来一片绿色》、情景剧《垃圾分类我先行》等多个节目,走出乡村,走向城市,多次到雨湖区、湘潭市公开演出;手抄报评比也在雨湖区斩获多个一二等奖。

“从输入到输出,从农村到城市,这是长期牵手、潜移默化的力量。”司马学校校长黄宇介绍,学校有体育、艺术等一批年轻的优秀教师,协会有专业的环保志愿者、文艺宣传队伍,大家相互作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环保理念早已根植孩子们心中,他们已从“要我环保”转变为“我要环保”,并进一步影响家人参与村庄建设,助力周边村庄成功创建“美丽乡村”。“意识决定行动,每一次环保活动都在潜移默化地起作用,我相信这些孩子们以及他们的下一辈,将会更加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

毛建伟说,这种“牵手”的力量,折射出了湘潭生态环保理念之变、时代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