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封面新闻记者 宁芝 实习生 冯欣娅

这十年,我国坚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用较短时间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网,为百姓创造出了更好的就医条件。

下一个十年,我国医疗健康产业如何发展?怎样持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19-2030》和《“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持续推进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社将联合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举办中国(川渝)医疗健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活动亮点1

大咖云集 为“健康中国”建言献策

十年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74.8岁增长到78.2岁,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6亿,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降至27.7%,9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指出,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引下,过去十年,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国人的健康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而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35年我国将建成健康中国。

建设健康中国有哪些经验和建议?本次论坛,主办方将邀请川渝卫健主管部门和相关协会领导、各大医院书记院长、众多医疗健康领域大咖齐聚蓉城,共同为“健康中国”及医/康养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活动亮点2

报告发布 聚焦城市人群健康状况

打造好健康城市,健康中国才能水到渠成。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人民健康,积极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如何打造健康城市?新华社评论文章指出,要高度重视健康科普和健康传播行动,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出版、遴选、推介一批健康科普读物和科普材料,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健康问题组织编写相关知识和信息指南,由专业机构向社会发布。

为提升市民健康意识,主办方将联合专业机构发布四川城市人群健康白皮书,以健康数据和专家解读形式,引导市民养成健康习惯,从而加快推进建设一流健康城市,响应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活动亮点3

颁奖典礼 点赞川渝“十佳”医/康养地标

近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发展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体现在哪里?积极推动医养结合、康养结合就是举措之一。以成都为例,这十年,成都将中医药融入森林康养、旅游文化、生态本底,在西岭雪山、熊猫谷等景区景点培育特色鲜明的优质中医药森林康养、文旅品牌,探索打造中医药健康养生新模式。

活动期间,主办方还将精准聚焦“医/康养”,积极发掘一批川渝优秀医/康养地标和项目,通过网络点赞和专家评审的方式,最终评出“2022中国(川渝)‘十佳’医/康养人气地标”“2022中国(川渝)‘十佳’医/康养创新项目”两大奖项,展现川渝两地在“医养康养结合”方面的有益探索。

论坛询电:028−86969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