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劲来到中国电子云的第三年,也是中国云计算产业波诡云翳的三年。

以阿里云、腾讯云为代表的互联网云服务商,从行业平均50%左右的增速,跌落至10%甚至同比负增长;以天翼云为代表的运营商云,三大电信运营商在半年报中都交出了超过100%的增速成绩;华为云等IT云厂商紧随其后,专注政企客户并维持了不错的增长。创业型云厂商在市场中极力找寻自己的腾挪空间,却又难以避免烧钱和亏损;海外云服务商努力做好中国厂商出海、国外厂商进入中国的生意。

云计算产业似乎达成了新的稳态,但这种稳态是暂时的。头部云厂商并没有如预期般手握统治力,就必定存在后来者的机会窗口。

在云计算产业,马太效应到了一个高点后陷入停滞。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2上半年,IaaS市场以及IaaS+PaaS市场竞争格局呈现一定变化,虽然排名前五的云厂商一直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在其他竞争对手的强烈攻势下,前五厂商的集中度比2021上半年略有下降。

更大的变化来自于头部厂商之外,云厂商的生存状态是外在表现,内在体现则是云计算产业重新找寻航向。

在国内监管条件和技术发展趋势的双重限定下,专属云这种形态一直是云厂商的重要营收来源,即便崇尚公有云的互联网云服务商也是如此。

尤其上云主力从互联网向大型政企过渡,专属云更受青睐。专属云不同于私有云的封闭,它带有公有云最新的技术和理念,专属云也不同于公有云形式上的租用,它在客户自己的掌控范围内,确保客户心理和技术上的安全冗余。

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专属云是企业上公有云前的过渡,这种观念实际上阻碍了专属云自身的更新迭代,如果把专属云视作未来企业恒定用云的一种模式,它又将如何发展?

马劲可能是专属云领域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在阿里云任职期间,它主导了专属云从无到有的拓荒,随后又将专属云发展至一个成熟状态,他一度认为,专属云做到了持续更新升级,在相当一段时间保持稳定的迭代,达到了“永远的V3”版本。

但是脱身于公有云的专属云,做大云容易,做小云难,“能上不能下”一直是专属云的掣肘,马劲和中国电子云将要发布的专属云V5版本,就瞄准了这个问题。

央企/国企云是中国云计算市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关于专属云未来的发展,以及央企/国企云将要扮演的角色,钛媒体也和马劲进行了一场深入交流。

中国电子云执行总裁马劲

凤凰岭与“永远的V3”

钛媒体:从你的视角看,专属云发展的历程是怎样的,以及每个版本的问题在哪?

马劲:私有云领域一直以来有很多问题。过去时候做V1,当时是为一个部委客户做,第一,交付是非产品化的,几十个人交付了好几十天,时间很长;第二是管控节点非常的多,达到了100多台。

因为它是由公有云改下来的模式,就像一列火车,火车头非常强劲,但火车头体积也很大,对大部分客户来讲,一开始建设专属云,最大的问题就是火车头太重,它的效率就变低了。这是第一代的时候。

第二代产品要解决快速部署的问题,当时下定决心采用容器技术,容器要比虚拟机和物理机更轻、更快,管控节点大幅压缩。虽然比我们想要的依然要重,但还是实现了从一百多台降到了五十台左右的管控节点,并且可以半产品化给客户做交付。

V2版本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好升级,所以2017年的时候,我们并行在做的另外一件事情是V3版本,V3版本要解决的是持续升级的问题。

专属云当时遇到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专属云不同于公有云,公有云有很多研发人员可以在背后持续做运维和升级,专属云交给不同的客户,不同的客户可能在用不同的版本,并且不可能在这种对数据高安全要求的场景里拉一个专线,由研发负责运维和升级。

理想状态下就像手机升级一样,一个下载包下来就升好了,这是V3的要求。

钛媒体:专属云版本的升级是如何与你登山的经历相互对照的?

马劲:我在阿里云工作的时候,每年有一次团建,通常选在春天去爬一次北京的凤凰岭。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我们四次去北京龙泉寺后面的凤凰岭爬山,每年的心情都不太一样。

2015年正好是做V1的时候,那一年山上有一段栈道在修理,我们只爬到大概1/4的位置就上不去了。

第二年(2016年)的时候,栈道修好了,但是我们去的比较晚,又因为客户有很多的问题,研发leader还在现场处理问题,十点多才开始爬,又爬到栈道那儿,爬上垂直的栈道就下来了,也没有花多少时间。

第三年(2017年),V3产品发布的时间点,我们越过了栈道,又向上爬了很远的距离,爬到了一个山峰,就像V3版本让我们进步了很多。

2018年去的特别早,早上7点多大家就到了,那时V3已经经历了几个小版本,而且成功的实现了给客户升级,我们做V3的初衷达到了,客户可以业务不间断地升级。

当时我的内心是有挣扎的,未来的创新不知道从何做起,我就想,这个山到底能走到哪儿,“累死算”,一直走一直走,山就不再向上,而是平着往前走,走到一个亭子,山四周都是很陡的斜坡,没有再往前的路。

在那个亭子上我大概站了十分钟,我就在想,“V3未来的创新是不是就停止了?”刚好那一年微软发布win10。Win10的新版本要解决不同版本重新付费升级的问题,所以微软提出来,未来只有一个版本,“永远的win10”。

当时我也想,要是能一直持续升级下去就好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可能要保持稳定。所以当时我们也提出来,“做永远的V3”。

钛媒体:加入中国电子云之后,你对专属云或者“做永远的V3”,有哪些新的认知?

马劲:加入中国电子云工作,我们所面对的客户越来越成熟,对云计算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只有进步和创新,才能够持续给客户带来更高的价值,否则我们作为一个后来的厂商,永远无法追上先进的厂商。

我们在2021年又去爬了一次凤凰岭,这次是和中国电子云的团队。这次很顺利的爬到了上次那个没有更多路可走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我觉得V3不是终点,一定还是要创新。

有些客户建了很大规模的云,有些客户建了一些边缘场景的云,客户对成本的要求一直是没有变的,希望像超融合场景、云场景等,都能够用一个技术来解决。

技术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一开始它的成本会很低,那么当它的业务成长,需要更多服务的时候,又能够扩展成一个超大规模的云。

在过去,大部分厂家做不到这一点,大的就是大的,小的就是小的,通常用两个产品来解决,没有办法解决它的成长性问题。

我们今天整个技术架构,从设计之初,本身云的底座就是用云原生的技术来构建,它比以前能够更好的管理节点成本。看起来是一个小问题,但是往往在客户初始建设的时候,就卡在这个环节。

今天我们又碰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契机,就是信创,信创时代有更多国产化的系统,有更多的安全的要求,很多的系统又是在新一轮建设过程中,成本问题很突出。

大的云是一个大的火车,一个火车头带着很多的车厢,规模可以达到上万台服务器,但是客户刚开始建的时候,就像一个大巴车,发动机藏在大巴车里面,是一个超融合架构。我们即将发布的V5,就是超融合的体系和大云的体系,纯IaaS的产品加上PaaS和安全产品等等,加起来是一个可扩展的架构。

钛媒体:“永远的V3”为什么不再成立?

马劲:“永远的V3”是为了解决持续升级的问题,对于信创工作角度来讲,很多时候客户已经有了自己的云,推进信创工作时会考虑成本,客户希望一开始验证的时候,成本非常低,一旦验证成功了,验证环境能够真正成长成一个大规模,包含丰富产品的完整的云,而不是拆了再重新部署一个大规模的云。

恰好,微软近年也发布了windows11,从“永远的win10”到windows11,又有了新的进步,大家对于技术趋势的看法在某些层面是一致的。

信创专属云的思考

钛媒体:把“人”视为专属云产品的一部分,其实是不划算的,中国电子云怎么看这个事?

马劲:我们有两种业务,首先有一种叫产品交付,完全交付给客户的私有云模式,人不是产品的一部分,这是非常明确的。我们每一次的新版本在开一个新客户局的时候,研发团队自己做交付,研发团队知道自己的交付是什么体验,回来他才能更好改进。 交付团队的效率不是由交付团队决定的,而是由研发团队决定的,这是我们的方式。

另外一个模式是由我们自己投入资产,运营的一朵行业云,产品是一套产品,但是他更接近于公有云的方式,不像公有云那么广的客户,聚焦在某一个行业,比如政务云、金融云,我们提供的产品就是服务,这时候“人”是整个服务的一部分,他们做的工作是提升客户体验,统计管理,而不是简单的每天做技术工作,还是要靠产品化。所有效率的提升都来源于代码。

钛媒体:客户使用专属云会经历一个怎样阶段性的变化?

马劲:大部分客户是从IaaS开始用起的,很多客户上来的需求很简单,就是IaaS,后来客户希望用数据库,有大数据计算的要求,还要有中间件,我们遇到的大部分政府客户需求,IaaS是基础。

行业客户分得比较细,除了完整的云产品(CECSTACK)之外,我们的大数据模块、中间件模块,包括容器的模块都可以独立的拆出来,我们管它叫分布式的云,这样独立的模块也同样可以降低客户的使用成本,当某一个特定需求只需要用单个模块的时候,就可以快速地用起来,而我们的云原生底座是同一套,无论用任何一个模块,将来都可以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云。

钛媒体:信创对于专属云产生了新影响,因为信创部分产生的专属云创新,和非信创部分的专属云创新,是否有重合和反复?

马劲:技术创新方向是一样的,借着信创这个机会,有一些创新可能走得更快一点,可以用全新的系统去解决。过去已经建成的系统,很多技术已经形成了,信创是一个更好的基础,包袱更少一点。

我们信创的创新还是两点,第一要解决安全问题,安全要比过去要求要更高,第二是性能问题,信创的基础硬件性能和世界先进技术有差距,就更需要通过软硬一体的系统化创新来解决问题。

钛媒体:专属云对硬件的依赖度有变化么

马劲:云对硬件的依赖一直是存在的,但现在时代发生了一些改变,越来越多的客户采购是先去选云平台,由中标的云平台厂家去提供自己的硬件型号,再去招硬件的标。

云厂商对于硬件的定义和话语权越来越提升,这是和过去不一样的地方,硬件依赖问题没有以前那么突出了,我们在自己最大客户的采购过程当中就体现了这一点。

钛媒体:云计算产业,大家感觉国企和央企的存在感越来越强了,你怎么看这种方向的变化?

马劲:我觉得云计算在中国经过了十年的发展,现在大家建设基础设施的标准模式就是云,这是跟过去不一样的,以前要不要用云是一个问题,现在云是没有问题的,是要一个什么样的云,怎么更好满足他的发展,怎么支持好信创等,这是现在这个阶段客户最关心的。

钛媒体:央企和国企如何进一步增强技术能力?

马劲:国资委提出“全面推进国资国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工作”,技术也是央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中,我们很多讨论的问题。过去央企在研发投入上的强度相对不高,在信息化领域,很多央企过去的思路是买设备、买软件,从而提供服务或者是做一些贸易。

信息化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所以国资委也提了很多要求,要求央企要加大研发投入,包括从利润等各种指标考核上,鼓励央企真正做研发投入。

包括几家运营商和中国电子等,在做云这个事情上的研发投入,跟自己比有了长足的进步,投入非常坚决。但是和互联网公司比,包括一些先进民营企业像华为比,我们的研发强度还是不够。

作为一家企业,我们也要选择自己的成长路径,从一部分领域做精做专,先切入这个市场,我们的选择是先把存储做好,分布式存储体现了云的所有技术,而且我们赶上了一个创新的机遇,就是机械盘向闪存盘的大规模转换。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作者 | 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