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妈今年73岁,体重超过200斤,日常行走较为不便,最近她发现自己脚面浮肿,没走几步就气喘吁吁坚持不住,无奈之下,只能乘坐轮椅到郑州颐和医院就诊。

在郑州颐和医院肾内二科门诊,接诊的王琳主任医师详细地为李大妈做了体格检查,考虑其不仅存在下肢水肿,还可能存在胸腔积液,而且李大妈既往患“天疱疮”多年,手臂及大腿有成簇水泡,瘙痒不已。

看完李大妈在外院的检查后,王琳初步判断其为肾病综合征,但具体病因需住院行进一步检查方能明确。

住院后,医生为李大妈完善了相关检查,发现其血糖偏高,空腹血糖水平最高超过20mmol/l,同时存在尿中蛋白丢失,24小时尿蛋白为8g。据此,李大妈患糖尿病确诊无疑,同时存在大量蛋白尿,很多人会自然联想到糖尿病肾病

而糖尿病肾病一旦进展到大量蛋白期即IV期,除了控制血压、血糖外,没有太好的其他方法,患者及家属一时陷入深深的无助与难过中。

王琳来到李大妈床旁,与她唠起家常。

经询问,李大妈一口否认糖尿病史,平常时不时地测过几次血糖,偶尔馋嘴了多吃点,血糖才会超标,有一次生日聚会多吃几块蛋糕,血糖超过15mmol/L,日常时间血糖水平稍稍偏高。

这就奇怪了,通常多年糖尿病才可能罹患糖尿病肾病,当然在血糖控制很差的情况下,并发症也会迅速进展。但李大妈一方面没有明确的长期糖尿病病史,住院监测血糖的水平也是轻微升高,没有出现居高不下的血糖水平,另一方面,水肿出现的时间也比较短,没有呈现糖尿病肾病渐进式的发展过程,确实不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要件。

怎样才能明确诊断呢?王琳指出,按照肾病综合征的诊疗常规,需要做肾穿刺活检术,再根据肾脏病理报告判定肾脏病变类型。但李大妈身体肥胖,手术需要保持的俯卧位,她坚持不住,最大的难题是,她和家属一听到有创性操作——肾穿刺术,就一致强烈拒绝!

这可怎么办呢?医生一时也犯了难,于是再次翻看患者所有资料,入院几天的血糖监测再次映入眼帘,在服用小剂量二甲双胍的情况下,患者血糖水平保持稳定,隐约的线索指向非糖尿病肾病的判断。

于是,王琳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按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老年人常见的肾脏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可以采用试验性免疫抑制剂的方案,家属也愿意接受下一步的治疗计划。

实施治疗3天后,李大妈的水肿明显消退。11天后,其尿蛋白量减少到0.8g,仅为入院时蛋白尿的1/10,全身水肿已完全消退,全家人为之高兴!同时,大妈激动地告诉医生,多年的“天疱疮”在药物作用下,水泡已经结痂,皮肤也不再瘙痒。

王琳向李大妈解释,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天疱疮”的发病和自身免疫过度激活密切相关,应用免疫抑制剂后降低了抗体水平——肾病和皮肤病自然就治好了。

出院时,全家人带着李大妈高高兴兴地向医护人员鞠躬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