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空间正义”是随着城市问题激化而产生的新价值诉求。随着中国社会大规模且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不仅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而且人口结构、社会结构以及政府职能也发生巨大转型。在城市大转型过程中,加强城市空间治理是保障我国城市化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空间正义”理论概念

所谓“空间正义”,即在城乡区域发展中,追求资源分配效率上照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尊重并保障区域内每一位居民的基本权利,创造人人可享的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务,提供自由平等的发展机会。其核心是兼顾公平与效率,市场与政府,实现整体效率与长远利益的最大化。

二、空间正义治理新模式

(一)区域经济发展正义

现实中,土地开发机会并不是均等的,例如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国防安全用地等区域不能用于开发建设,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类型与丰富程度造成了地方土地开发程度的差异;另外受收入分配、文化信仰、民族风俗等方面差异影响,城市民众在居住空间上会出现群体聚集和社会隔离,因此公共空间资源的配置受空间购买力的影响而产生配置失衡,空间分异现象显现,造成城市空间的低效蔓延。

对此,新城市主义提出倡导“精明增长”的土地利用模式,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为中心,(400-800米)在周边合理的步行范围内进行中高密度用地开发,混合居住、就业、商业和公共用地等多种土地用途。利用集聚规模效益,防止城市地区无序蔓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区域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社会服务保障正义

从2018年开始,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导向的新政策,提出人民城市理念,重申共同富裕的改革方向。地方政府也相应推动城市空间治理向社会公平型治理转型,对此前城市大开发过程中遗留的各种问题进行系统性的调查研究,对城中村、老旧小区、历史文化街区等城市空间提供更多的政策倾斜;关注新市民、青年群体、外来人口的居住问题,治理机制上也强化对社会参与和法治化的监督。

(三)环境空间保护正义

环境正义是空间正义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聚焦于贫困人口与环境的矛盾问题。追求空间正义的公共空间绿地规划关注的是整个区域的环境发展,即环境的均好性。基于此理念下的城市绿地空间规划,不再刻意远离低利润或开发难度大的地块,而是尽量保障城市各类型居民享有的绿色环境权益,规划串联区域生态路线,构建居民游憩休闲网,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质量。

有学者指出,中国的城乡公共绿地空间在分布上是相对公平的,甚至在分配上更倾向于弱势群体,这源于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形成的一个空间路径依赖。现今,国内各大城市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着的海绵城市运动,而对海绵城市的研究多集中在具体的景观生态效益和市政技术措施上,基于空间正义的视角如何有效地将社会需求融入海绵城市建设,将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三、城市空间治理新思路

我国城市发展的思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城市发展客观规律。构建以“正义”为导向的城市空间治理思想,对解决城市空间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围绕核心价值,协调多重价值空间共存。城市空间具有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交易价值与服务价值、生态价值与文化价值等多重价值,建立正义的城市空间需要明确城市空间的核心价值,协调各种价值之间的关系,构建以平等、多样、开放为目标的新型城市。

第二,强化政府职责,平衡利益主体空间权益。政府是调控社会资源的有利抓手,通过人口、土地、房地产等方面的宏观调控,以及制定城市空间的战略规划,在城市空间建构中起到主导性作用。明确政府代表公共利益的立场,坚持“服务与监管”的定位,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保证教育、卫生、交通、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空间供给平衡。

第三,解放生产力,创新城市空间治理能力。空间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公平分配的能力与水平,需要充分解放城市空间生产力;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力量创新城市空间治理能力,为城市空间治理提供决策、监管、参与的新思路与平台,提高城市治理效率,优化城市空间的公共资源配置。

总结

空间正义是未来城市空间治理的目标,是解决差异性地理区域中社会问题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遵循。同时,共同富裕理念目标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能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借鉴蓝本,助力全球空间治理的包容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