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一些人因为疫情出现了失眠、坐立不安、精神紧张等状态。心理专家表示,这些是疫情影响下的心理应激反应。随着疫情形势持续向好,生活生产有序恢复,专家建议要科学有效地进行心理修复和心态调整,给心情穿好“防护服”,守护心灵“绿码”。
告别居家生活,重返工作岗位,迅速切换到节奏更快的工作模式,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工作效率下降、人际交往困难等问题。专家建议,要注意调整作息时间,做好睡眠管理,保持良好的心态投入工作。
市三医院主任医师 薛爱兰:“准备复工复产的时候,我们在家里就要把自己的作息时间调整到跟工作一致的这种作息,保持跟同事的一个沟通交流。返回工作岗位以后,开始的时候我们工作效率低一点,其实也不要担心,不要着急,经过几天的这种适应以后,我们工作效率又能够提升到原来的这种情况。”
仍处在高风险区或重点管控区内,暂时需要继续居家的市民,也不用着急。建议学习放松技巧,多与家人或朋友交流,舒缓不良情绪,做到自助与助人。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到户外适量运动,增加身体抵抗力,缓解焦虑情绪。
市三医院主任医师 薛爱兰:“焦虑是一个正常的反应,但是如果时间过长的话,对我们身体还是有一些损害的,可能出现心脑血管方面的一些变化。可以静下来读一些书,然后做一些美食,增进家人的一些感情,做一些慢慢的运动。比如说对心理解压比较好的一个运动叫做八段锦、太极拳、太极剑。在小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这些活动都是可以的。”
本轮疫情发生后,坚守一线的工作者、志愿者付出了艰辛努力,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们的心理也承受着巨大压力。当前部分区域已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战胜疫情的曙光就在眼前,我们要再接再厉,夺取最后的胜利。
市三医院主任医师 薛爱兰:“我们作为一线的这些工作人员,可能还要继续坚守一段时间。首先我们的付出是有价值的,我们调节自己的这种焦虑的情绪,跟家里面的人保持联系,减少自己对家人的一些思念。在工作间隙、不当班的时候,可以跟同事一起做一些娱乐的活动,做一些放松的训练,比如说有一些呼吸放松,肌肉放松,可以减轻自己身体的一个焦虑,肌肉的紧张的情况。”
为化解可能出现的“疫后综合症”,我市已开通心理援助热线0731--22203333,依托市三医院精神科专家以及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国家心理治疗师等专业资质的专家团队,24小时为市民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心理援助、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
记者:杜柳颖 刘润川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