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束草市,是一座隶属于江原道下属的沿海小城,它坐落于半岛的东海岸,距离三八线只有62公里。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前,这块以山地为主的区域只有少数人在此定居。伴随着战争爆发而造成的人口逃亡,一些躲避战火的人陆续在这里定居下来。又伴随着几十年的繁衍,束草逐渐成为了一座城市,但也只是一个人口没有超过10万的海滨小城。

倘若1998年6月22日,一艘神秘的潜艇没有在束草以东的外海遇险,这座小城或许根本不被外人所知。也正是那起神秘的束草潜艇渗透事件,让这个城市一举成名!

韩国东海岸的束草市和江陵市,都曾遭遇朝方潜艇渗透

1998年6月22日下午16时33分许,束草市海岸线以东约10海里、距离以北的三八线约27海里的外海海面,这里是当地渔船集中捕鱼的区域。此时已经是临近傍晚时分,在该处海面上捕鱼的渔船已经到了即将收网的时刻。一艘名为同一号的渔船在船长的指挥下,船上的渔民也开始回收渔网。

可正当这艘渔船开始回收作业的时候,在距离渔船约500米的海面上,突然有一个约20米长的庞然大物开始浮出水面,突如其来的一幕把船上的渔民们吓了一跳,因为他们在此已经打鱼多年,还从来没有见过海底突然冒出一个怪物。

但不到一分钟后,随着海面上的那个“怪物”彻底地浮出水面,同一号上的渔民这才看清,远处的物体竟然是一艘长为24米的微型潜艇。此时这艘潜艇的潜望镜和艇身上已经挂满了渔网,很显然,潜艇是在水下活动时直接撞上了一处早已悬浮在海底的废弃渔网。近百米长的渔网死死地挂住了这艘潜艇,也严重影响着潜艇的水下行驶,迫不得已的潜艇只能上浮出水面。

但眼前的这一幕,也让渔民们无比疑惑,根据他们的了解,这片海域根本不是韩方海军的训练区,海面下怎么会潜伏着一艘微型潜艇?发现异常后,同一号船长下令渔船向远处的潜艇靠近,并在距离潜艇约30米的位置停了下来,在确定眼前的物体就是一艘潜艇后,该船立刻向当地港口汇报:

北纬38度12分,东经128度70分发现一艘不明身份的潜艇!

1998年束草潜艇渗透事件中被韩军俘获的潜艇

收到消息后,港口又立刻向当地韩军发起询问,当韩军总部得知这片海域出现了一艘并非是韩方海军的潜艇后,他们也察觉出了警情:来自三八线北方的一艘潜艇已经秘密渗透到了束草市外海。

两年前的1996年9月,来自朝方的一艘潜艇就曾对韩国东海岸的江陵市进行渗透侦察,为此引发了轰动一时的江陵潜艇渗透事件(1996年江陵潜艇渗透事件,3名侦察兵突破4万韩军包围并杀伤22人)。虽然行动最终失败,但这次行动却给韩军造成了重大损失。鉴于两年前的教训,韩方海军也不敢怠慢,他们立刻派出舰艇向事发地驶去。

与此同时,附近又有一艘同样发现这一情况的渔船开始向潜艇靠近。但跟第一艘船一样,该船也在安全距离内停了下来,谁也不敢直接贴上这艘潜艇。通过近距离的观察,这些围观者也辨清了潜艇的状态:

潜艇的艇身已经被渔网包裹,尤其是潜艇指挥塔上已经上升的潜望镜更被渔网死死地勾住,潜艇尾部的螺旋桨也被渔网缠绕。这艘潜艇有可能在海面下就曾与渔网进行了长时间的缠斗,在不断地挣扎下,潜艇似乎已经发生了故障,因为潜艇的舰艏已经略沉于水下,舰尾开始翘出海面。

朝韩冷战时期,潜艇是朝方对南侦察的重要武器

也在此时,被困住的潜艇终于有了动静,三个身穿韩军陆军军服的不明人员从潜艇的出口处钻出,他们拼命的用手中的短刀切割挂在潜艇艇身上的渔网。在发现几十米外有渔船后,三人向渔船招手,试图呼叫渔船靠近,但远处的人们已经察觉到了危险,两艘船均不敢靠向潜艇。

17时09分,三人在彻底清除掉渔网后,他们重新钻入到潜艇内,这艘微型潜艇开始继续下潜。但不知何故,潜艇并没有完全沉入水下,潜望镜还继续暴露在海面上,随后潜艇开始全力向北行驶。在发现潜艇试图准备向北突围后,两艘渔船迅速展开追击。但仅仅航行了几千米,这艘潜艇又突然停在海面上并开始上浮,随即彻底停在海面上处于漂浮的状态,潜艇疑似发生了故障而失去动力。

17时50分,一架携带反潜鱼雷的韩军直升机首先来到了现场,紧接着,由一艘韩军护卫舰、多艘高速快艇以及一艘打捞船所组成的特遣分队也抵达现场。在距离潜艇的一千米外,多艘韩军舰船开始对潜艇展开包围并不断向潜艇喊话,要求艇内的人员走出潜艇,但潜艇未做回应。

在包围对峙中,韩军也侦测到眼前的这艘潜艇有异常电波发出,推断其正在向外界发报。18时35分,在被包围的潜艇始终不做任何答复后,韩军护卫舰开始向潜艇驶去,并在行驶途中连续向海中投放两枚深水炸弹以示震慑,但对方仍不做任何回答。鉴于此情况,其他多艘韩军舰艇也逐步开始向潜艇靠近,在十几门舰炮跟机关炮的锁定下,贴近潜艇的韩军护卫舰上的多名韩军跳到了潜艇的甲板上,并用缆绳捆住潜艇的多个位置。19时30分,该艘韩军护卫舰拖着潜艇向韩海军所在的地东海港码头驶去。

该艘潜艇一度沉到海底,但又被韩军打捞上来

经过六个小时的拖拽行驶,6月23日1时30分,当护卫舰距离码头已不到两海里的距离时,其中一根拖拽的缆绳突然发生断裂,潜艇开始失去平衡。由于码头已经近在咫尺,韩军护卫舰继续依靠其他的缆绳去拖拽艇首已经开始不断上翘的潜艇。这个操作也终于酿成了恶果,上翘下沉的潜艇直接向海底沉去,在拉拽之下,韩军护卫舰也开始失去平衡。舰上的韩军官兵只能斩断缆绳,任由潜艇沉入33米深的海底。

6月23日上午,韩军正式对外公布了这艘潜艇对己方实施渗透的消息,并向朝方提出交涉。尽管此时仍没有对潜艇身份进行最终确认,但从这艘潜艇的行为来看,这艘潜艇显然也在执行类似于两年前的任务,即对韩国东海岸展开抵近侦察,潜艇基本断定来自于朝方。

而面对韩方的质问,朝方则低调地作出回应:不久前,他们的一艘微型潜艇在执行训练任务时突然失联,潜艇成员有可能因机械故障而全部遇难,失去操纵的潜艇又顺流漂到了韩方海域。这个答复与两年前的那次答复几乎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是,上一次答复只提到潜艇失去动力而被迫飘到南方,但这一次答复却提到潜艇成员已经遇难,参考那艘潜艇曾发出异常的电波,韩军推断潜艇内部的人员在最后一刻有可能做出了最极端的选择。

6月25日白天,打捞潜艇的工作也随即展开,韩军打捞队员潜入海底,他们将3个可以在水下充气的升力袋挂到潜艇上。在此期间,他们也在水下对潜艇进行检查,潜艇的所有出口均处于封闭状态,并无人员逃出。他们也反复地敲击潜艇船壳,希望能得到潜艇内人员的回应,但潜艇内始终无任何反应。

同题材影视作品中,韩军海军突击队进入潜艇搜查

当天傍晚18时20分,潜艇最终打捞出水并被拖拽进港口内,一支韩军海军突击队在潜艇的六个不同位置用钻头各钻出一个孔洞,并放入遥控摄像头进行内部观察。根据镜头传回的画面,潜艇内有多人横躺在地。突击队随后用切割机强行切开潜艇指挥塔的出口舱盖,韩军突击队员持枪攻入潜艇,经过对艇内10个舱室的检查,韩军确定潜艇内的九名成员已经全部遇难。

通过现场景象和尸检发现,潜艇内有六人身着朝方所装备的海军服装,另有三人穿着韩军陆军军装。在船舱的多个工作岗位上,五名朝方海军人员趴倒在一旁,他们均死于头部中弹,子弹来自于两支AK47自动步枪。而在潜艇尾部,一名可能是艇长身份的人和三名身着韩军军装的男子倒在血泊中,四人用各自的手枪开枪自尽。

通过现场痕迹,韩方还发现其中三名身着韩国陆军军装的死者的鞋底沾有海滩沙土,三人有可能曾在韩方的某处海岸线完成过登陆侦察。而在潜艇内,韩军还找到一些火烧过后的残余灰烬,疑似艇内曾经销毁过某些文件或胶卷。通过现场搜集,韩军缴获了如下装备:

1、一支RPG-7火箭筒、两箱火箭弹。

2、两支AK47自动步枪、八支捷克造手枪、十枚手榴弹和14公斤的TNT炸药。

3、一台高像素照相机和发报机等器材。

通过最终的技术鉴定,韩军确定此艘潜艇就是朝方自主建造的一艘微型渗透潜艇,该型号是根据南斯拉夫的玉高级潜艇所仿制,艇长24米、宽3.1米,排水量仅90吨,水上与水下的速度分别为12节和8节,最高下潜深度为30米。由于电池续航力有限,该艘潜艇在海面下的潜航航程只能维持在50海里。

潜艇抵达港口后,韩军将九名遇难者的遗体一一抬出

为了方便侦察人员在海底就能出入潜艇,该潜艇的指挥塔经过了特殊设计,出入口采用了一种凹型特制的密封舱。返回时,侦察人员可在水下打开外部盖子后钻进密封舱,潜艇内的人员通过液压装置将刚才打开的盖子重新关上,再打开另一个出口让侦察人员进入潜艇。

更值得注意的是,该艇的尾部采用了一种非对称的双螺旋桨,根据技术检查发现,这种独特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螺旋桨运行时的噪音。

事件发生后,韩军也展开了一系列的侦察,并对现场展开了重新模拟。通过各方面的信息搜集,韩军也逐渐确认了有关这次行动的全过程。

1996年6月20傍晚18时,该潜艇从朝方东海岸的黄山岛出发,该艇故意向东南方向行驶,借此避开韩军雷达的注意。在临近朝韩海上分界线的时候,该艇开始下沉,并顺利地穿过了分界线。

韩军将缴获的潜艇五花大绑地吊在半空中

进入韩方海域后,潜艇重新上浮并继续保持东南方向行驶,待潜艇进入国际水域后,利用夜色和周边渔船、商船的掩护,潜艇调转方向开始向西驶往韩方东海岸的一处不明地点。

6月21日白天,潜艇选择下潜等待,夜晚又继续浮出水面行驶,晚20时30分许,潜艇抵达目的地,并在距离海岸线约300米的位置停了下来,潜艇内的三名侦察员身着潜水服离开潜艇并顺利游到海岸。成功完成登陆后,他们又换装韩军服装向东海岸纵深处的一些位置展开侦察拍照和测绘。

6月22日凌晨,三名侦察兵又回到海岸边,他们重新换装潜水服返回到一直等待他们的潜艇内。潜艇随即离去并向北行驶。按照之前的模式,潜艇应该选择夜间行驶、白天下潜等待的状态。

可就在这一天的傍晚,或许是觉得距离海上分界线已经越来越近,潜艇水下50海里的有效航程完全可以突破这条分界线。已经处在束草市外海,且距离分界线不到30海里的这艘潜艇突然选择在尚未天黑的傍晚进行水下航行。由于该艇不了解这片海域的情况,他们直接冲进了当地的捕鱼区,面对水下遍布的渔网,潜艇直接被海底下的一块渔网挂住,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故事。

除三八线之外,海路也是朝方渗透人员对韩侦察的主要路线

意外发生后,考虑到这是一块废弃的渔网,海面上的渔船根本不会注意,潜艇理应选择静止不动,要么安排人员潜出潜艇进行水下切割,要么一动不动,等到天黑后再强行上浮割断渔网。在一片漆黑之下,潜艇的踪迹根本不会暴露。

但不知何故,这艘潜艇在海面下不断地进行挣扎,也无人出艇进行切割。在反复的拉拽下,同样被渔网勾住的潜艇螺旋桨最终失灵,潜艇被迫浮出水面。纵然潜艇人员又一度恢复了潜艇动力,但没行驶多远,潜艇在海面上彻底瘫痪。由于自知大势已去,且该艇无法在水下发送信号,潜艇内的人员放弃了再次下沉,而是利用上浮水面的机会发出最后一封电报,将本次行动所侦察到的一切信息全部上报,并销毁了资料。

在完成了这个最重要的任务后,艇内的两名侦察员手持自动步枪将潜艇内的5名操作人员打死。随后,艇长和三名侦察员来到潜艇尾部,四人一同开枪自尽。

朝方的这次潜艇侦察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此次行动的前半程原本相当完美,潜艇和侦察员可以在韩军毫无警觉的背景下完成登陆侦察,韩军也算得上是颜面扫地。但在行动的后半程,由于不该有的多个疏忽,朝方最终功败垂成。

被俘虏的这艘潜艇曾在韩国四处展出

1、由于出动的是微型潜艇,下潜深度有限,潜艇水下行驶时根本无法远离海岸线,遭遇韩方渔船和舰艇的概率加大。因为水下航程和动力均有限,潜艇在完成侦察后无法快速通过水下行驶撤离,且遭遇渔网拦截后,这艘仅几十吨的小型潜艇根本无法挣脱渔网。

至少从此次行动来看,这款微型潜艇根本不适合远距离侦察。

2、朝方潜艇对束草市外海的海域情况估计不足,潜艇竟然选择从众多渔船下方穿梭,结果导致其被渔网挂住。

3、潜艇遇险后,该艇艇长也缺乏足够的冷静,第一时间采取盲目且错误的水下自救,直接导致潜艇彻底陷入瘫痪。

而在此次行动中,9名参与人员在最后时刻遭到包围时,所有成员拒绝向韩军投降,而是选择集体自尽。在两年前的那场渗透事件中,朝方渗透人员也曾展开激烈的抵抗,并造成韩军惨重的伤亡。

潜艇最终留在韩国,并长期用作训练和假想敌之用

尽管韩方对此次行动恼火无比,但北方始终坚称这只是一次意外,由于所有成员集体自尽,在死无对证的情况下,韩方也只能偃旗息鼓。同年7月3日,这9具遗体被交还给朝方,后者始终未公布这9个人的身份。

而被缴获的潜艇,韩军拒绝选择归还。该艘潜艇曾在韩国四处展出,随后又进行了长时间的技术研究,并在多场训练演习中充当假想敌,以用于未来对朝方可能再次实施的潜艇渗透进行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