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2日晚7时,山东省沂南县界湖街道历山社区银座花苑小区1号楼中单元五楼突然响起了急促的救火呼叫声。“哪里着火了,咱赶紧去看一下。”正在家中吃晚饭的李锡宏和吕秀琴夫妻放下碗筷跑了出来。看见邻居家浓烟滚滚,夫妻二人想都没想就冲进去了邻居家。看到屋内没人时,他们开始抢救室内物品。夫妻二人在浓烟中穿梭。后来,越来越多的邻居加入到救火队伍,大家都提上桶,拿上盆,帮忙打水灭火。在大家齐心协力下,大火终于被扑灭了。“多亏了李哥和邻居们。太谢谢大家了。”面对感激涕零的邻居,大家都说“我们是邻居。遇到这种情况,哪有不出力的啊。”

爱心涌动,温暖全城。2022年8月,带头救火的李锡宏和吕秀琴入选“山东好人”。

从这对勇入火场,接力灭火救邻家的花甲夫妇到连续八年悉心照顾智障小叔子的好“嫂娘”杨存芝;从好儿媳刘玉艳十六年守护重病公爹、连续两年为全村174名7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发放红包200元的80后青年刘全涛……一个又一个普通群众用爱心、热心、责任心让“大爱“在沂南蔚然成风。

今年,沂南县创新“大爱沂南”品牌建设,突出榜样引领,聚焦群众需求,打造志愿服务矩阵,通过独特的“文明信仰”,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为一座城市标注文明“新刻度”。

“大爱沂南文明相伴”。沂南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志愿者之城”。这里孕育了大爱沂蒙、蒲公英等优秀志愿服务队伍,沂蒙大妮居家照护服务、关爱抗战老兵、彩虹点亮童心等省级品牌志愿服务项目,也涌现出李晴、王莉莉等一批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沂南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已增长至448支,全县注册志愿者13万余人。今年以来,沂南县持续深化“五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健康义诊”、“金晖助老”等“为老”集中性志愿服务活动40余场,建成“希望小屋”350余个,打造“心灵小屋”等儿童关爱阵地30个,开展各类“为小”志愿服务活动110余次,成立60个家庭调解委员会,开展家风建设、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320余次……由个体到群体,由好人现象到群体效应,这些志愿服务队就像一颗颗爱的火种,点燃着城市的文明。

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不应有人掉队。 “我们就是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沂南人,把更多地资源和力量投向最急需的人群、最迫切的领域,让最需要帮助的群众都能感受到爱的温暖。”谈起打造“大爱沂南”的初心,沂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中心主任韩君这样说道。

今年以来,依托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沂南县打造志愿服务矩阵,开展了一系列精彩而温暖的“五为”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比俺闺女还亲来。经常来给我理发、晒被子、收拾家务……”山东省沂南县岸堤镇塘子村88岁老人张学钦说。岸堤镇推出“常敲门”为老志愿服务,志愿者每月都上门为老人服务;“俺家孩子在村里的公益课堂连续上了5年了。这可帮我们解决了暑假看管孩子的大难题。”湖头镇东坡子村王子晨妈妈说。湖头镇推出暑假“公益课堂”为小志愿服务,志愿者免费为孩子开展课业辅导等。在苏村镇“如康家园”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几名群众正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加工毛绒玩具……“五为”志愿服务活动在沂南全面铺开。从“撒胡椒面”到“精滴灌”,老百姓在有温度的帮扶中感受到政府实实在在的关心。

与爱同行,以爱筑城,大爱已经融入沂南血脉,成为沂南人的行动自觉,文明城市的内在精神正在不断塑造、丰富和提升。

通讯员 尹君 沈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