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蔬菜大棚是指以蔬菜种植为主的春秋拱棚或温室蔬菜大棚,这两种蔬菜大棚造价差距较大。同时由于温室大棚管理工作的繁琐,因此造成规模化连栋大棚人力成本高的现状,对此需要升级或新建智能温室大棚。

智能温室大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能温室大棚

所谓的智能温室大棚,是指可以在没有人工干预下,依靠设定的管理策略,由云平台自动调控室内环境的大棚,包括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影响作物生长的因素。借助智能物联网系统,实现对室内通风机、除湿机、开窗系统等设备的自动控制,仅需在手机端云平台上设定控制环境的相应参数,不需要人工实时在线管理,只需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即可,提高了对环境条件的精准控制,同时也减少了对人力的劳动强度。

通讯架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讯架构

升级或新建智能温室大棚,其造价相比常规温室大棚的造价要多些,增加了一套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的费用。通过智控系统智能调控温室大棚环境。智能温室大棚造价和结构形式与传统大棚一模一样,主体部分都为连栋温室大棚结构,内部环境控制设备和作业方式基本一致:

智能大棚结构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能大棚结构图

1,主体部分:主体结构一般为连栋薄膜、阳光板或玻璃温室,其骨架多采用国标热镀锌钢材加工而成,相对坚固些,使用年限久。主体造价一般在每平方90-110元左右;

2,智能化设施:主要有通风换气系统、降温增温系统、外遮阳系统、内保温系统、外遮阳系统、智能施肥灌溉系统等设备,造价一般在每平方80-100元左右;

3,覆盖保温材料:薄膜约每平方造价5-10元左右,阳光板约每平方60-70元,玻璃约每平方75-85元左右;

4,其他配件:主要指铝型材、零配件和密封材料,造价在每平方40-50元左右;

5,物联网智控系统:物联网智控系统是整个智能温室的核心系统,主要由物联网云平台软件、传感器、网络摄像头、智能控制柜等组成。费用主要花费在传感器、智能控制柜上,云平台是系统自带的,可长期免费使用。传感器类型较多,有: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PH传感器、EC传感器等,具体数据视温室规模、种植布局而定。

智慧温室架构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慧温室架构图

智能温室大棚的主要功能包括:环境在线监测、智能控制、视频监控、历史数据查询/导出/分析、管理账号分级、自动示警、集中管理等。在管理温室大棚的人力上,相对传统大棚可节约90%的人力,精准控制每0.1℃。

自动卷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动卷帘

综上可以看出,一个以玻璃为覆盖材料的智能温室大棚,造价大约在每平方390元左右,便可以实现对温室大棚的全自动控制。适用于立体培育、花卉饲养、水产育苗、种苗育苗、科研等作业。

电脑端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脑端界面

升级传统温室大棚,仅需添置些智能化设施和一套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将各种设备安装部署,联动控制大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