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苏联解体后,我国就成为了世界上体量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作为资本主义强国美国,中美之间的矛盾按照美国的逻辑来说是不可调和的。

美国一直以来保持着冷战的逻辑,在美国政治家与背后的资本家看来,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打倒一切资本主义,所以在美国看来,资本主义国家的争斗属于内斗,不过是重新划分利益分配的范围。

而与我国的斗争属于主义之争路线之争,是要如苏联一般分出生死的,所以斗垮苏联以后,美国就一直将中国视为最大的对手与假想敌。中国对美国见招拆招,美国底牌尽出仍落入下风,恐美派究竟在怕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美博弈史

中美之间的博弈是分阶段的,在苏联解体的1991年到2008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处于博弈的下风。那时的美国在多次利用军事挑衅的手段来挑衅中国,比如银河号事件、轰炸南联盟大使馆、南海撞击事件。

在这些事件中,中国政府都选择低调处理,甚至与美国和平谈判解决。在美国眼中,中国是服软了,而且当时的中国还为了进入世贸组织答应了美国苛刻的要求,比如一定年限后开放美国商品的关税价格等,美国当时认为中国不可能在这几十年时间内完全超越美国。

而中国也有自己的考量,当时美国在海湾战争中的表现震惊了世界,中国深知以我国当时的军事实力不可能与美国硬捍。而且我国也进入到了经济发展的瓶颈期,急需扩大外国资本的投入与拓展海外市场,所以不得以政府选择低调处理,并以一些条件进入到了世贸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了将近十年的发展,到了2008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美国又利用经济手段巧妙地将危机转嫁给包括中国内的全世界,当时的中国备受影响,国内外经济水平都受到重创。但当时中国的经济体量却在节节攀升,总算是承受住了美国的这一轮打击,并开始了转型之路。

到了2018年,我国的综合国力历经将近二十多年的打磨已经逐步提升,初具规模。而美国国力却在连年战争与经济危机的双重作用下,逐步处于下风。

此时的美国终于开始正视中国这个他们忽视了很久的社会主义敌人,为了转嫁国内矛盾也为了打压中国崛起,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了全面针对中国的冷战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底牌尽出

为了对抗中国,美国几乎出尽底牌——在经济、政治、军事、舆论等各个领域都打出了战略牌为了压制中国的发展。首先,美国最为热衷的就是舆论牌与文化牌,他通过所谓西方构筑的舆论价值观,来批判中国的各种行为。

首先是通过媒体、电影等形式渲染美国价值观,然后反向输出到中国:“什么中国不应该吃肉蛋奶。”“中国是国际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等论调就是通过这样的文化输出与舆论等形式进一步打压中国人的权利。

其次就是渲染中国威胁论,用中国威胁论的论调,抵制中国在世界各国的基建等,这是美国的舆论文化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就是贸易战,这也是特朗普在任期间最核心的政策。他通过提高关税,以反倾销等理由来打压中国商品在美国的竞争力,同时希望以美国制造业回流等手段促进美国就业。

然后就是外交牌,美国一直以来奉行的就是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对中国进行围追堵截,由美国构筑的第一岛链,日本、菲律宾这些国家就已经完成了对于中国出海的限制。还有陆地上的阿富汗等中亚地区,美国也一直在煽动当地势力对于中国的暴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就是金融与科技牌,美国一直是操弄国际间汇率的好手,日本的广场协议在前就是一个被美国生生整垮了的国家,美国一直企图操弄美元提高人民币汇率的方式提高美国商品的竞争力。

科技上一直卡着我们中国的脖子,而且最近还开始了对于中国留学生的限制,在尖端科技领域的学位,中国人都不能学习,连签证都可能批不下来。除此之外美国还对中国的方方面面都进行打压,包括对于国内的仇中情绪的渲染,对于港独、藏独、疆独势力的支持等等。

但迄今为止,从特朗普时代开始跟中国的全面博弈上来看,中国已经可以做到势均力敌,而美国目前却已经是底牌尽出,黔驴技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反制

中国一直是以大局观的方式的来看待中美关系,所以虽然美国一直用这些手段打压中国,但中国从未用对等的手段反制美国,而是一一拆解美国对中国打出的牌。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希望促进合作共赢的形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对于中美关系自身的思考。

面对美国的挑衅,中国一直以来都是用全盘思维的方式应对。在舆论、外交上,早期的中国一直在国际上都是一个温文尔雅的老好人形象,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强硬的外交官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发声,其次属于中国的文化也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向世界范围内输出,改变世界人民对于西方价值观的单一认同。

在经济贸易上,曾经在2008年吃过大亏的中国早已准备好了失去美国市场,中国一直在促进国内经济内循环与拓展欧洲、非洲市场,尽管贸易战使得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上数量减少,但中国的贸易总额并没有因为贸易战而缩小,而美国反而深受其害,美国贸易离不开中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外交上,我国不同于美国的军事、强权外交,我国的外交政策一贯是合作共赢、互惠互利,“一带一路”、“亚投行”等项目国家都是因为真实存在的利益才与中国合作,而美国更为看重的美国利益,一切事务都以美国利益优先,所以世界各国跟美国的外交也是貌合神离,毕竟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谁也不愿意做。

金融、科技领域一直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所在,为了保证我国的金融安全,我国政府建立了固定汇率制度,不允许私人自由兑换外币,所以我国的货币币值的稳定一直得以稳定。而在科技领域,我国近年来开始自主创新、注重科技建设,科技强国策略也在逐步实施,美国科技方面的卡脖子终究不能卡住中国人。

而在政治领域等其他方面,中国面对美国可以煽动的民意也一直见招拆招,前几年的新疆、云南暴恐被我军平息,多年的民族和谐宣传也使得新疆、西藏独立分子没有生存的土壤。香港独立分子也随着国安法的出台,切断了来自美国的资金链支持,他们也必定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中国产生联系的国家也不断增加,美国如果要与中国开战,受到影响的这些国家也必然会为中国站台。世界上已经不仅仅只有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的一种声音,属于中国的声音也在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

无论从战略意图或者全局观来看,中国对于美国的反制都是颇具策略性与长远性的,这种全局合作的思维跟美国的狭隘独赢的思维截然相反,但毫无疑问合作的思维在世界范围内更有市场,虽然中国能够从容的面对美国的挑衅。

但国内依旧存在着大部分恐美派,对于中美之间未来的走向充满担忧,要求政府对美妥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恐美派究竟还在怕些什么

实际上恐美派更多程度上是美国文化的皈依者,他们比起美国人更热爱美国,所以他们作为国人,却会时时刻刻推崇美式的价值观,一切都以美国为标准来衡量。

在日据时期的台湾就是如此,明明日本在台湾实行的是殖民统治,但是有很多的台湾人以被日本人统治为荣,不惜一切代价想要成为日本人,这也是价值观入侵的一种表现,一种特殊的皈依者狂热。

只要一旦被其他的价值观所洗脑,这样的人会更为憎恨自己原来的群体,为了融入到自己所崇拜的国家或者文化中,他们会靠着打压、抨击跟自己出身相同的人,来尽快获得另外一种文化的认同,殊不知这一切只会让别人更加看不起——抛弃自己民族与历史的人在那里都不会受到别人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这种病态的,被洗脑的恐美派以外,还有一种则是被美国金钱收买的恐美派。他们为了金钱的利益肆意鼓吹美国,他们会通过文章向公众潜移默化的宣传,中国崛起少不了美国的功劳,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美国人是世界上最为聪明的种族等等言论来抨击当今中国所倡导的世界观,利用这样的手段进一步扩大恐美派人群。

总得来说,恐美派一方面对于中国的道路缺乏自信,认为中国无法与美国抗衡,所以主动投身于美国的价值观之中;其次就是害怕美国对于中国的清算,认为自己早日投靠美国,美国会善待他们;

最后他们也深知自己的行为其实无异于卖国,他们的主张其实就是让中国投降,自己还能获得一个好的名声,类似汪伪政府的首脑提出的方针“曲线救国”,现在看来不过是卖国之举,但是汪精卫却还自欺欺人,最终只能自取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恐美派本质上就是“投降主义”,还没有开战就向敌人妥协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休想得到。”这里的战场包括各个领域,如果不主动去争取,他国又怎会顾及中国的利益让渡给你?

中美博弈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两个大国都有着长期对抗的经验,美国曾与苏联进行了半个世纪的冷战,中国也在几十年的韬光养晦中逐步赶上。双方都存在着多个领域的交互与输出,这种输出包含了产品、贸易、价值观、文化等等,这些不可能完全的一刀两断,双方一旦决裂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就使得中美博弈不一定要是你死我活,双方也有着缓和的余地,当然受制于双方的体量,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应该也是非常的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治通鉴》有云“夫务战胜,穷武事者,未有不悔者也。”失道寡助,得道多助从来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如果美国继续热衷于在世界范围内发动局部战争,美国的盟友自然会减少,中国继续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的盟友自然会增加。

此消彼长之下,中国焉能有不胜的道理,所以对于中国未来的道路,不必过分忧虑。我国需要做得更多的是对于人民文化的教育与价值观的培育,减少“恐美派”人群的基础,只有人民上下一心,跟美国的这场无硝烟的战争才能走的更稳与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