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晚年准备废黜太子,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废长立幼”多是取乱之道,群臣极力劝阻。但是,高祖都不予理睬。吕后得知后焦急万分,派哥哥建成侯吕泽一再要求留侯张良想个办法。

张良说:“这件事不能顺从皇意,也不能与皇上做口舌来争辩。现在以皇上的威望尚且不能招抚的只有四个人,这四个人年事已高,他们认为陛下为人傲慢,所以隐居山中誓不做汉臣。假使阁下能不惜金钱宝玉,请太子写一封亲笔信,寻一个高士润色,并派一位能言善辩的使者去邀诸他们,我想他们会答应来的。若肯出山,请他们不时陪同太子入朝,而且需故意让皇上看到,太子能与这样的高士论道,对打消废黜太子或许会有所帮助。

吕后依张良所言,卑辞厚礼迎来商山四皓。

汉高祖十二年,高祖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因此也就愈发急着废黜太子。而太傅叔孙通引用古今事例为废黜太子力争,高祖表面上答应不废黜太子,心里却不以为然。这一日酒宴开始后,高祖让太子在自己身边侍奉,四皓也随侍在太子身边,年纪都已超过八十岁,须发尽白,器宇不凡。

高祖见这四人不觉奇怪,问:“他们是什么人”

四皓马上上前各自报出姓名,分别是东园公、用里先生、绮里、夏黄公。高祖不由大惊地说:“朕邀请诸公有几年了,诸公却为躲避朕而隐居深山。现在诸公为何却愿意服侍我儿"

四皓异口同声说:“因为陛下一向轻视读书人,经常任意乱骂,臣等不愿无故受辱,所以才隐居深山。现在听说太子为人仁孝,恭谨有礼,尊重士人,天下人无不希望为太子效死命,因此臣等愿意出山侍奉太子。”

高祖说:“那就烦劳诸公辅佐太子。”

四皓一同举杯为高祖祝寿,然后又一起向高祖告辞。

高祖望着他们的背影说:“有他们四人辅佐太子,太子羽翼已成,很难再改变了。”

故事评析:

太傅叔孙通引用古今事例为废黜太子力争

。哪想到汉高祖是多么聪明的人,何须叔孙通举古今例证,才知道不可轻易废太子呢?举古今例证,必定会提到某君圣明,所以天下大治;某君昏聩,所以天下大乱。高祖时代天下治乱的征兆未显,就已断定高祖昏聩而非圣明,谁会甘心承认自己是昏君呢?

这就是叔孙通太拘泥儒家教训,以致谏言反而为高租所接纳

商山四皓愿意为太子效命,那天下莫不争相为太子牺牲,所以日后治的端倪,已清楚的显现在高祖心中,既要为汉室千年天下着想,高祖还能顾私情成全赵王母子吗?

传记曾记载,张良晚年不吃五谷,专心学习神仙道术,最后随商山四皓一同仙去。由此看来良与商山四皓属同一流人物,彼此相契,所以即使张良不辅汉室,四皓中有人因佐汉室而显达,他四人绝非长久隐没山野之辈。太子地位稳固,汉室社稷才能稳固,张良辅佐汉室之功圆满,而后才能了却与四皓一同的心愿,所以四皓不仅是为辅太子而来,也是为成全张良而来。

唉!像这般千古高人的行事,哪是一个只知读死书的书生依常理而得出的结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