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矿山整体面貌实现较大改观,矿山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矿业绿色生产和高质量发展正逐步变为现实。

采矿不见矿 矿区“绿意”渐浓

在莱州市三山岛海滨有一座小山,从这里登高远眺,沙滩、海岸、草木尽收眼底。但十几年前,这里是延绵千米的尾矿区,废渣、废石常年在此堆积,遇风沙尘蔽日,遇水泥沙四流。

2020年,山东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等6部门印发《山东省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办法》,研究制定并发布了7项绿色矿山建设规范,明确了绿色矿山建设地方标准。

如今,走在金鼎矿业公司的矿区内,几乎听不到机器轰鸣。殊不知,这地下其实“隐藏”着一座年产量200万吨的铁矿山。

金鼎矿业生产作业区。(受访者供图)

山东金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忠荃说:“地下采出的矿石在破碎粗选后,经皮带运输提升至地表矿仓,生产现场、运输环节通过无尘化清洁生产管理,可以实现矿石不落地、不露天储运,有效抑制了工作区域扬尘。”

三山岛金矿尾矿区生态治理后,成为海滨景观公园。(受访者供图)

“天更蓝、地更绿、空气更清新!”谈及如今的矿区新貌,山东金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职员马江全深有感触,“在矿区走上一圈,身上不沾灰,鞋子不沾泥。”

治理后三山岛金矿尾矿区成为国家3A级景区,夏日来往游客很多,实现了“矿山变青山,矿区成景区”。

科技创新赋能 “绿色”开采高效利用

在三山岛金矿集控中心,20多岁的徐晓娜正坐在椅子上开采黄金,她的工具就是桌面上的“手柄”。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刚一年多,她已熟练掌握这项技能。“用这套溜井破碎远程系统,一个人就可以控制五六台碎石机。”徐晓娜说。

在金鼎矿业和三山岛金矿调度指挥中心综合管控平台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人员定位、视频监控、气体监测、通讯联络等矿山安全生产系统数据,矿山开采变得可视、可管、可控。从采掘、破碎再到运输,通过智能化设备直接接触矿石,基本实现无废出井,提升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三山岛金矿新立智能选矿厂。(受访者供图)

通过绿色矿山建设,山东矿山采矿工艺优化,资源利用水平大幅提升。曾经被遗弃的尾矿也有了利用价值。尾矿被广泛用于井下充填,可以避免采空区塌陷,废渣、废石通过再加工,可以制作成建材,实现了固体废弃物循环再利用。

刘忠荃介绍,金鼎矿业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采区回采率从78%提高到90%,充填效果和充填效率也有了较大提升。

统筹安全与经济效益 增强“绿色”动能

“安全是绿色矿山最大的效益,必须时刻放在心头。”三山岛金矿安全生产部主管刘甲说。

通过绿色矿山建设,如今的矿山井下作业条件大大改善,照明、通风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矿区智能化操控减少了井下人员作业强度,自动化远程控制中心通过24小时集中监控,让设备运行更安全稳定,助力人身、设备和环境安全。

井下充填后,地面采空区塌陷情况大大减少,提升安全水平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原本起到支撑作用的矿柱就可以开采了。有的能有几千吨储量。”马江全告诉记者,初步核算,金鼎矿业的矿柱累计约280万吨矿石储量,大大延长矿山的服务年限。

“实施生产和运输机械化、自动化建设后,直接采掘生产作业和运输作业人员规模减半,年节约人工成本800余万元。”刘忠荃介绍。

据了解,三山岛金矿通过变革深部采矿方法,对关键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管控等探索,生产效率同比提高20%以上,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8000万元。(记者邵琨、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