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生理学会科普平台 等
编辑整理 :双一流高教
11月17日,中国生理学会科普平台发文《沉痛悼念周曾铨教授》:中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院长、中国生理学会前副理事长和中国动物学会前副理事长周曾铨教授,因病于2022年11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周曾铨教授长期从事冬眠动物耐寒机制等生理学研究,成就斐然,首次明确提出冬眠动物耐低温、耐缺氧、抗心律失常的综合机能稳定性理论,对心脏生理和低温医学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周曾铨教授十分重视教育教学,2001年在中国科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关于《全社会重视生命科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发言对我国生物学基础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周曾铨教授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是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周曾铨教授平易近人、无私奉献、潜心教书、严谨治学,曾任中国生理学会第二十届副理事长,热心学会工作,为我国比较生理学事业和科学普及工作做出重要贡献,荣获中国生理学会终身贡献奖,是中国生理学会受人尊敬和爱戴的好领导。
另据《周曾铨教授自述:一步一个脚印》介绍,周曾铨于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系(1958年陆平来当校长,把北大学制改为六年),研究方向为细胞生理学、比较生理学、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比较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兼职教授。
1984-1986年和1988-1989年赴加拿大阿尔彼他大学和美国伊里诺伊大学进行冬眠动物心脏机能和红细胞膜耐寒性的合作研究,1985年和1989年出席第六、七届国际冬眠学术会议。
1995年,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1997年5月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老年医学研究所邀请去学术交流访问。
1988年至今主持和负责有关冬眠和低体温机理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课题。
1996年被推选为中国生理学会第二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比较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1999年被选为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200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全国委员会委员,2005年当北京生理科学会理事长。
主要贡献是:(1)证明以肌质网为主的细胞钙移除机制的适应性是动物心肌低温耐受性的关键因素;(2)非冬眠动物心肌可以通过外源性调节避免胞内钙超载,呈现低温耐受性;(3)系统总结多年研究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冬眠动物耐低温、耐缺氧、抗心律失常的综合机能稳定性;(4)研究对心脏生理守理论和低温医学应用均有重要意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