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广药集团下属25家企业尽遣精锐,增派多批志愿者队伍进驻海珠区康鹭片区第8网格,集中力量打好重点地区疫情歼灭战。

广药集团第8网格临时党支部下设四个党小组,并同步设置物资运输组、核酸检测组、安保执勤组、综合保障组、信息统计组等五个专业组,全力筑起疫情防控的“温暖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11月18日,广药集团志愿者协助完成核酸检测超20000人次、排查户数超3500户、派发防感中药及抗原检测盒超20000份,派发生活物资超10000份,向国企志愿者捐赠“粤抗二号”40000瓶。

在首批支援第8网格的志愿者队伍中,有一群人发挥着“主心骨”的作用:“我来兜底”“这里有老人和小孩,一定要照顾好”……他们,在抗疫一线践行着平凡而无言的担当。

刘耀朗:急居民之所急,想居民之所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耀朗上门为居民派发物资

“家里人不舒服,急着要用药,可不可以帮帮忙?”

11月13日,来自白云山何济公的第一分队队长的刘耀朗正在值守夜班,突然一阵急促的铃声打破了夜的安静。听到居民焦急的求助,刘耀朗马上安抚居民情绪,“好的,别担心,我立刻帮你联系!”

随后,刘耀朗第一时间将居民的需求反馈给医疗组和医院,同时积极协调好志愿者人手,迅速对接好药品,一路小跑着送到居民门口。受助居民盛赞刘队:“真的多谢你啊!还好有你们在,我们居家的心也安定好多!”

隔离不隔心,隔离不离爱。提起刘耀朗,队员们的印象就是风风火火、有事先上。11月7日,刘耀朗主动请缨,前往海珠高风险区域支援,担任第一分队队长,带领年轻队员一次次爬楼梯、搬物资,了解居民需求。在收到转换网格点的指令后,他又提前到网格8任务点报到,沟通了解居民情况,确保掌握足够的信息,使网格转换任务顺利进行。

他说:“我去过南沙、花都,这次支援海珠的队伍里,我是比较有经验的,应该承担更多!”

黎智勇:将“等活干”变为“拿活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黎智勇(左)在跟队员沟通工作

居家的日子里,居民许阿姨说:“每天都听到阿勇的广州话,带队上来给我们送菜,次次有什么不明白的就问阿勇,我就安心好多!”

来自白云山奇星公司、第二分队队长的黎智勇笑着说:“现在每天要派发2000多份生活物资,我们用2个多小时就能做完,居民看到是‘广药’来的志愿者,都很配合。”

身为队长,黎智勇之所以能够将繁琐的工作统筹好,秘诀就是从“等活干”变为“拿活干”,主动与网格长了解社区情况和需求,根据每一个小队的特性和居民的情况进行匹配,合理地分配任务,从而提高物资派送效率。

“我们每天完成任务后,无论多晚,都会开会复盘当天的工作,研究如何再完善。”黎智勇介绍道。在黎智勇的带领下,由60余人组成的第二分队工作井井有条。队员们说起智勇队长都赞誉有加,“勇哥平时虽然话不多,但是有他在,我们就觉得有了主心骨!”

有一次一位队员突发哮喘、酒精过敏,黎智勇马上挺身而出:“没事,你先休息,我来兜底!”

据悉,黎智勇是第一批支援海珠区的抗疫志愿者之一,在执行完第一轮任务后,他毅然选择了继续留下来,目前已升任为广药集团支援海珠区康鹭片区第8网格的副网格长。

“我想着我有第一批支援的经验,对第二轮工作更有利。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很希望广州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辛苦点不算什么!”黎智勇说。

吴科泰:只要有需要,我就一定坚持出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0后吴科泰是队里的“老大哥”

“我们这里防护服不够了,请求支援。”

忙了一上午,正准备用餐的第三分队队长、来自白云山中一药业的吴科泰,接到队员请求后,匆忙放下饭盒,再次进入防疫中心区域。

“大家赶紧穿上防护服,保护好自己才能继续保护好群众。”吴科泰担心队员们,进去后也不离开,一直跟大家忙碌到晚上12点,与晚班队员交班后才回到居住的地方。

“科泰哥就像我们的老大哥一样。”70后的吴科泰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对一群90后队员尤为照顾。艰难辛苦的工作,他总是第一个上。工作开展前他总是提前去了解情况、为队员们做好妥善的安排。

11月9日晚上,广药集团抗疫志愿者队伍进驻康乐村第8网格,各领队研讨、安排工作开会直到凌晨一点半。10日一早,吴科泰就带队进入网格提前熟悉和安排工作。早晚班交班时,吴科泰主动留下来,带晚班的队员逐一熟悉工作场地,细致地讲解工作注意事项。回到住处,他又马不停蹄地安排订餐工作,上报当天的工作数据。

据悉,当时吴科泰所在的党支部在微信群里发出抗疫倡议书时,他是第一个报名的。11月7日,吴科泰被任命为广药集团支援海珠的其中一支88人队伍的领队,前往本次疫情的重点区域海珠区康鹭片区。参加一线抗疫工作已经超过10天,吴科泰每天休息的时间都很少,但是只要一线有需要,他就一定坚持带队出任务。

禹锟:尽力给社区群众更好的健康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禹锟(左)连夜运送物资

每天社区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第8网格副网格长、第四分队队长、来自王老吉药业的禹锟每天清晨就带领着队员们到达社区采样点,紧密配合核酸采样工作人员,搬运防疫物资,布置防疫场地。

为了掌握网格内特殊人群的情况,禹锟一户一户地了解情况,每天工作后都细致整理每一户居民的情况,哪里有孕妇、高血压人群、老人、小孩,他都了如指掌。

“每天连续工作都是连轴转,不过咬咬牙,也就挺过去了。在这个危难时刻,我想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除了要完成卡点值班、环境消杀、核酸检测、物资派发等工作,禹锟在任务结束后还要参加工作会议,会议结束时常常已经是凌晨,万家灯火已然熄灭,大街小巷寂静无声。虽然感到非常劳累和疲惫,但禹锟仍旧打起精神研究明天的工作任务。他坚信,只要自己安排得更加合理与及时,队员们的工作开展才能更加高效,社区群众的生命健康也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

“我只是千千万万基层一线抗疫人员中最平凡的一员,只是觉得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我和守护在一线的同事们也能早日回到自己的岗位。”(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