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数据发展成西部地区“领头羊”

11月18日,2022成都大数据产业生态服务大会在成都高新区举行。大会由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委会支持,成都市产业数字化促进会承办。

赛迪研究院《中国西部地区大数据发展水平研究报告(2022年)》在本次大会上发布,赛迪研究院信软所数字经济战略研究室主任高婴劢进行了线上分享。

60余个指标系统评估

四川成为引领西部大数据发展“头雁”

报告主要采用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综合考虑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方向、西部地区大数据发展特点等因素,从基础环境、产业发展、融合应用等维度进行评价

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工具聚焦基础环境、产业发展、融合应用三个关键维度,选取各维度相关典型指标进行评价,系统性体现各地大数据发展水平。评价项包括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50余个三级指标。

从发展格局看,四川成为引领西部大数据发展的“头雁”,在大数据发展环境、产业实力、行业应用等方面均已形成领先优势,四川省大数据发展总体指数进入全国前列水平,成为西部地区的“领头羊”,综合实力优势突出。重庆、贵州、广西、陕西4省(市、自治区)大数据发展紧随其后,均进入全国第二梯队。

从发展路径看,西部地区在大数据发展环境建设方面均进展明显,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就绪度表现亮眼;在大数据行业应用方面,政务、工业等领域大数据应用发展较为均衡,积极落实国家政策要求,将有可能在牵引行业数字化发展、激发大数据发展活力中发挥关键作用。

报告还指出,基础环境维度层面,西部地区地理禀赋和政策引导共同发力,助力大数据发展。西部地区具备电力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土地空间广阔等先天禀赋,立足西部大开发、“东数西算”工程实施等重大政策导向,在锻造数据中心长板、补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优化行业发展生态等方面集中发力,奠定大数据发展应用的重要基础,将逐步转化为对优势产业要素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产业发展层面,西部地区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和特色发展格局形成。一方面,四川、重庆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新型显示、智能终端、软件、信创等大数据相关产业领域协同发展,形成“双核一轴两带”产业布局,成为西部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极核”。另一方面,陕西、贵州、广西等省(市、自治区)积极打造电子信息制造、数据中心等大数据“硬产”能力,逐步衍生算力等新兴服务,拓展大数据产业发展特色空间。

融合应用维度层面,西部地区大数据发展从政务领域向重点行业持续拓展。西部地区政务大数据应用紧随国家数字政府建设大势,加快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实现在数据驱动的在线服务效能、在线办理成熟度和移动政务服务等方面平稳、均衡发展。四川、贵州、广西、重庆等省(市、自治区)加快工业大数据应用普及,将有可能成为引领和支撑西部地区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力量。

五点建议

推动西部地区大数据进一步发展

高婴劢在分享中还表示,基于相关研究成果,为推动西部地区大数据进一步发展,报告还提出了五点建议。

一是数字基建先行,注重绿色发展和数字普惠。全面融入和支撑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实施,推进多层次、泛在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增强产业能级,加强特色化体系化布局

瞄准特色产业链,加大产业主体引培,提升产业链水平,优化产业生态

三是深化融合创新,激活数据经济价值和赋能效应。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提升各类主体数据管理能力,深入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推进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

四是推动集聚协同,打造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为代表的数字产业集群。立足成都、重庆大数据产业发展实际和资源禀赋,加强统筹布局和协同创新,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数字产业集群,加快算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做强做优大数据、5G、智能终端、北斗导航、虚拟现实等重点产品产业化,逐步拓展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应用空间,以超大城市数字化协同治理应用助推大数据产业能级提升。

五是扩大开放合作,拓展区域大数据发展空间。加强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开放协同

,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