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服、n95口罩、橡胶手套……在这些防护用具后面,是一位位医护人员或纤弱、或疲惫的身影,但他们却有着一颗强大且坚韧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2年10月28日凌晨登封市君召乡中心卫生院核酸应急小队的8位同志接到院长周炎昌的电话“郑州疫情严重,需要我们支援,时间紧,任务重,轻装出发,做好防护,迅速组成核酸检测组到郑州市高新区进行援助”接到电话大家很快聚结。

六点的清晨,灰蒙蒙的天空,凉凉的微风,昏黄的路灯,零星的落叶,来不及与家人详述病毒之险,同志们第一时间收拾行李,并进行了相关防护知识视频的温习。在组长闫向阳的带领下乘坐车辆在9点钟就赶到了高新奇枫杨办事处大谢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郑州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闫向阳、慎元凯、毛妍利、申茗涵、李冰、任鑫悦、董治晴和李铭豪八位同志组成的核酸检测采样小组“全副武装”,个子矮小的连袖口和裤脚都被他们用胶带缠上了,身上裹得密不透风。为了节省一套防护服、少上一次厕所,大家需要在工作期间,每天坚持7个小时不进一粒米、不喝一滴水。

上午9点多,核酸检测组医务人员穿着防护服,佩戴好手套、口罩、护目镜,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开始了新一天的核酸检测采样工作。核对身份信息、咽拭子采集、酒精消毒,整个过程有条不紊。直至下午两点完成了12000多人的核酸采样工作。这些医务人员每天穿防护服的时间长达7小时,闷热的防护服里满是汗水,脱下手套还能看见被汗水泡得发白的双手,虽然十分辛苦,但大家没有一丝怨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居家隔离人员“上门核酸采样”工作启动后,核酸检测组迅速制定了上门采样工作方案,包括采样小组人员组成、人员分工、采样的标准流程等,确保县域内居家隔离人员核酸采样有序、高效、安全进行,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居民的生命健康。入户采样不同于集中采样,居家隔离人员分散在不同小区的不同楼层。作为“上门核酸采样”人员,慎元凯根据摸排名单,每天都要奔波于不同小区,不同楼层。每天都要完成60多户,100多人次的检测任务。解释、扫码、采样、消毒,每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规范操作。

刚开始,每次收样本的时候,尚记得自己采了多少样本,但到中午2点多暂歇的时候,麻木的双手,昏沉的脑袋,机械地动作和不断的站立,全身疲劳逐渐难以支撑,直觉得身体湿冷,手臂发僵。采样完成后,再将采样产生的垃圾也都统一放入专用垃圾袋集中带走,防止交叉感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11月11日,原本定的全员核酸检测三天,因为疫情严重已经支援了14天,八人小队缩减成了四人小队,任务量没有改变,除了完成在高新区各个检测点位做核酸检测,还有一些方舱返回的店铺,密接,高校回家的学生们,这些人全部居家隔离需要为他们做上门核酸,高新区西时马小区部分楼栋没有电梯,每次任务董治晴要往返很多栋楼,遇到万和城三十多层小区虽然有电梯,但是为了更快的进行工作,需要从顶楼一层一层的往下走,整个过程气喘吁吁、两腿直打哆嗦。为了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累了也只能稍微休息几秒钟再继续进行。每每采样结束后,都要感慨:从没想过会爬这么多楼梯。

当董治晴脱掉防护服走进卫生间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时,才恍惚到一个陌生的身影:头发如刚洗过一样紧贴头皮,双眼下是深沟样的口罩勒痕,颜色紫红,呈雁翅样划过颧骨,直指双鬓;口唇干燥,嘴角还有干结的唾沫痕迹。每天7个多小时的连续工作,大家都是这个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12日是来郑州高新区支援的第16天,郑州当日天气阴雨绵绵,寒风阵阵,李冰同志分配到万和B区,在雨中工作了数个小时,面屏和防护服上都是雨水,因为风太大支不起帐篷为了挡住轻微的风寒,只能利用身边工具制作了一个简易的“伞”,脱下防护服后的手指都被冻得通红。

从第一轮全员核酸采集至最后一轮、从采集点到封控区、从清晨到黄昏、再从黄昏到黎明……大家穿着白色的防护服,跟随高新区大谢社区的工作人员下社区进行定点核酸采集,后期进入封控区走街串巷上门采集核酸。他们与社区志愿者从不熟悉到默契配合,从陌生人到成为良师好友;千难万险不退缩,或向险而行,或默默坚守,以各种方式为疫情防控操心出力。“天使白”、“橄榄绿”、“志愿红”相得益彰,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大家的工作分工也是多次调整、加量,但面对困难,从未退缩。不顾疲劳,不讲条件,一心一意做好手中的工作。并不轻松的⼯作任务,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渐渐⼲渴的嘴唇,慢慢湿透的⾐服……防护⾯罩也渐渐起了雾⽓,⾝体逐渐感到疲惫,前⽅依旧是望不到头的是待检居民,大家依旧眼神坚定,全神贯注。从黎明破晓、晨光熹微、再到艳阳高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核酸检测组的辛勤付出,点点滴滴都看在群众的眼里,记在群众的心里。患难见真情,危难显担当,在这场无声的硝烟中,大谢社区张书记和谢副书记尽其所能为大家提供衣食住行上的便利,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在这场战疫中大家共同见证了“疫无情,亦有情”,只有大家“并肩作战”终将战胜疫情!

(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