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明王朝的郑和船队纵横于印度洋地区时在遥远的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上正在发生着尽管在当时看起来不起眼,但却足以影响日后整个世界历史的大事:伊比利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南角,东部、东南部临地中海,西边是大西洋,北临比斯开湾。比利牛斯山脉在半岛东北部,比利牛斯山脉为天然界线,与欧洲大陆连接。南部隔着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对望。如今在这片面积约58.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存在着葡萄牙与西班牙两个国家。

事实上在相当漫长的时间内伊比利亚半岛双雄经历的是同样的历史:伊贝洛人、塔尔提西奥人、腓尼基人、希腊人、凯尔特人、迦太基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先后统治过这里。公元419年在西罗马帝国覆灭的过程中西哥特人涌入伊比利亚半岛并在此建立了西哥特王国。公元711年阿拉伯帝国的军队渡过直布罗陀海峡侵占了伊比利亚,西哥特人残部逃往北部的阿都斯里亚山区,此后西哥特人发起了旨在从阿拉伯人手中收复伊比利亚半岛的长达8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又名再征服运动)。

公元9世纪时在信奉基督教的西哥特人反抗阿拉伯人的过程中诞生了阿斯都里亚王国,此后阿斯都里亚王国合并加利西亚形成雷翁王国。11世纪初在雷翁东部形成了卡斯提王国,1230年卡斯提与雷翁合并后仍称卡斯提王国。9~11世纪在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出现了那瓦尔王国、阿拉冈王国和巴塞罗那王国。1093年卡斯提王国的特里萨公主下嫁波尔多凯尔伯爵,生下一子阿方索·亨里克斯。1128年16岁的阿方索放逐其母特里萨,随后又击败卡斯提王国的军队,在位于杜罗河下游的自家封地上建立了独立的葡萄牙王国。葡萄牙王国独立后伊比利亚半岛逐渐形成了卡斯提、阿拉冈、那瓦尔和葡萄牙四雄并立的格局,与此同时已被基督教王国挤压到半岛南端的阿拉伯人仍维持着自己最后的据点格拉纳达。1469年卡斯提公主伊莎贝拉和阿拉冈王子斐迪南结婚,两人又分别于1474年和1479年继承王位,两国随即于1479年正式合并成为西班牙。1492年西班牙征服格拉纳达,1512年又合并那瓦尔,至此西班牙统一了除葡萄牙之外的整个伊比利亚半岛。

14世纪的欧洲爆发了大规模的鼠疫,导致2400万人在这场灾难中丧生,葡萄牙人凭借强壮的体魄和强大的免疫力躲过了这次浩劫。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免受鼠疫灾害的葡萄牙人口急剧膨胀,对各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急剧增加,然而这一时期由于邻国西班牙试图统一整个伊比利亚半岛而对葡萄牙采取的敌视行为限制了香料、糖、金银等生活必需品输入葡萄牙的商路,一时间葡萄牙国内物价暴涨,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下降,各种社会矛盾日积月累。事实上欧洲本身的黄金产量是相当有限的,葡萄牙铸造货币的黄金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这一时期传统的沟通东西方之间的丝绸之路贸易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拦腰切断,即使有一部分商品流入欧洲可对位于欧洲最西部的葡萄牙而言:这一路上还会受到威尼斯、西班牙等国的阻扰。随着海外黄金的供应量越来越少,葡萄牙的货币成色日渐下降,葡萄牙经济已被逼入绝境。葡萄牙国土基本上是一块狭长的沿海地带,几乎没多少内陆地区可言,天然不适合发展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加上人口密集、内部资源稀缺,通过国内生产解决危机基本上没什么可能,那就只有通过向外发展来转嫁国内危机了。作为宿敌的西班牙堵住了葡萄牙通过陆路向外扩张的所有路径,葡萄牙剩下的唯一出路就是向海外发展。

1415年葡萄牙国王若奥一世出动战船200艘、海军1700人、陆军19000名占领了直布罗陀海峡南岸的休达城,控制了地中海与大西洋的交通咽喉。休达战役开启了葡萄牙乃至整个欧洲海外殖民扩张的历史序幕,在这一标志着时代转折的历史性战役中若奥一世的王子亨利也参与了进来。当时的欧洲贵族普遍以陆上骑马冲锋为最高尚的职业,骑士是所有贵族少女梦中的白马王子,在休达战役中亨利本来完全可以成为一名陆战名将,然而年少的亨利却敏锐地意识到:一个海洋的时代即将到来。一个海上帝国之梦在亨利心中日渐成型,为实现这个心愿他离开了繁荣富庶的都城里斯班,也离开了当时盛行于贵族阶层的各种酒会应酬,跑到葡萄牙南部荒凉的萨格里什海角,他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城堡作为海上探险的基地,船长、水手、数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制图师纷纷聚集在这里,在这里《马可·波罗游记》和托勒密的《地理学》成为了他们共同的读物。

从1415年到1460年亨利王子的船队一次又一次从那个被人遗忘的荒凉海角出发,小心翼翼地沿着非洲海岸几十海里或几百海里地逐渐向南推进,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抵达了当时欧洲人绘制的非洲地图最南端——博哈多尔角。再往南就是此前从不为欧洲人所知的区域了,人对未知的世界总是充满恐惧——当时的欧洲传说在博哈多尔角南方是浓雾笼罩、海流湍急,还遍布吃人海怪的危险海域,据说过了博哈多尔角的船没一艘能返回。在1422年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亨利王子曾先后组织了十多次试图绕过博哈多尔角的航行,结果全都无功而返。1433年吉尔·埃亚内斯船长再次先亨利王子汇报:博哈多尔角无法通过,然而亨利王子毫不动摇地让他再做努力。一年后葡萄牙船队终于在吉尔·埃亚内斯船长的率领下绕过了这个此前令欧洲人无比恐惧的海角。此后葡萄牙人开始在西非海岸从事象牙、兽皮的贸易,同时他们还贩卖一种特殊的”商品“——黑奴,仅仅因为肤色信仰的不同,他们就可以像对待牲畜一样对待人。1444年葡萄牙人又发现了佛得角和塞内加尔河口,这时一个大胆的念头逐渐在葡萄牙人的脑海中萌发——既然博哈多尔角已被证明并不是真正的非洲最南端,那么真正的非洲最南端在哪儿呢?如果绕过它能否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中国、印度等国的新航路呢?如果这一方案可行将意味着葡萄牙可以摆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威尼斯、西班牙等国的封锁而直接同东方国家贸易。

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终于到达了真正的非洲最南端,由于在这里他曾遭遇风浪并一度险些全军覆没,因此将其命名为”风暴角“。然而当他向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汇报时后者敏锐意识到:只要绕过这个海角就可以一直向东航行进入印度洋,于是将”风暴角“更名为”好望角“——意为”美好希望之角“。就在葡萄牙稳步推进自己的海外扩张计划时邻国西班牙逐渐统一了除葡萄牙之外的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并也萌发了海外扩张的念头:就在1492年西班牙人攻占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最后的据点格拉纳达之后伊莎贝拉女王接见了一位来自热那亚的航海家,此人名叫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伊莎贝拉接见哥伦布的目的是不言而喻的:已基本统一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也开始准备进行海外殖民扩张了。出身商人世家的哥伦布以极其精明老练的手段同西班牙王室缔结了圣大菲协定:西班牙王室是一切新发现的土地的主人,任命哥伦布为新发现土地的总督、钦差大臣和海军司令,有权获得当地总收入的1/10。1492年8月3艘西班牙帆船在哥伦布的率领下从西班牙南部的巴罗斯港出发前往探索一条通往东方的中国、印度等地的新航路,不过坚信地圆学说的哥伦布没走传统的向东的航线,而是打算向西绕地球一周穿越到东方,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开已在东方航线上占据先发优势的葡萄牙。

事实上哥伦布在效力于西班牙之前曾将向西航行到中国、印度的计划告知葡萄牙国王,然而当时葡萄牙已在开拓东方航线方面占据先发优势,因此不愿冒险去探索一条未知的向西航行的路线。然而恰恰正是葡萄牙当时在航海技术上的这个先发优势使其错过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地理大发现:从巴罗斯港出发的哥伦布船队为避开逆流和风暴先向西南方向航行,9月初抵达了加那利群岛的戈梅腊岛。然后又从戈梅腊岛出发向西南航行进入大西洋,在经过34个日日夜夜的艰苦航行后,在经历过水兵哗变的风险后船队在10月12日凌晨到达了巴哈马群岛东南方的萨马纳岛。哥伦布随即以西班牙王室的名义将其占领并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为救世主)。哥伦布认为自己所到之地就是印度,当地居民因此得到了一个和自己本来没半毛钱关系的名称”印第安人“。哥伦布船队从萨马纳岛继续南下,于10月28日到达古巴。他们将古巴错认为中国一个贫瘠的孤岛并推断在其东方是日本,随即船队掉头向东,12月7日他们到达了海地并将其命名为”小西班牙“。圣诞节那天旗舰圣玛丽亚号在海地北岸触礁搁浅,于是哥伦布利用船体修建了西班牙在海外的第一个殖民据点”圣诞城“。

1493年1月哥伦布在留下39人驻守”圣诞城“后率领剩下的两只船出发返航,在归途之中他特意途经里斯本向当初拒绝自己的葡萄牙国王大肆炫耀,哥伦布的成绩深深刺激了葡萄牙人:1494年6月7日葡萄牙与西班牙签订《托德西利亚斯条约》:以佛得角群岛以西2200海里处的教皇子午线为界瓜分新发现的世界——界东属葡萄牙,界西属西班牙。葡萄牙和西班牙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两个殖民帝国就这样像切西瓜一样分割世界,不过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双方在殖民地的争夺上依然积累着矛盾:本来根据《托德西利亚斯条约》应当属于西班牙的巴西被葡萄牙占领,而原本应当属于葡萄牙的菲律宾却成为了西班牙殖民地。

1497年7月8日瓦斯科·达·伽马被葡萄牙国王任命为探险队队长,一支葡萄牙探险队在他的率领下整装待发从里斯本出发沿着由迪亚士开辟的通向非洲最南端的航线于11月22日绕过了好望角。此后的4个月时间里达·伽马沿着非洲东海岸向东北方向航行了约2000多公里,到达了莫桑比克。1498年4月达·伽马抵达了位于今天肯尼亚境内的马林迪。在这里他做了一件当时毫不起眼,却对后来的世界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事:他骗来了一位阿拉伯航海家马杰德作为自己的向导,正是通过马杰德才使达·伽马第一次知道:葡萄牙人自亨利王子时代积累起来的航海技术在阿拉伯人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在马杰德的帮助下达·伽马顺利完成了欧洲人首次横穿印度洋的旅程,1498年5月20日他们终于到达了几十年前明朝的郑和船队到达过的印度卡利卡特港。当达·伽马在历时两年的航行后返回里斯本时船队成员已只剩出发时的1/10,但他所带回的香料使葡萄牙获得了相当于全部航行成本60倍的利润,更重要的是从欧洲经好望角横穿印度洋直达印度的新航路就此开辟。被誉为葡萄牙国父的诗人 路易·德贾梅士曾就达·伽马开辟新航路的事迹创造了《路济塔尼亚人之歌》,这首史诗还有一个名字《葡国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