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乌冲突的战火未熄,世界杯的战火已燃,世界的目光都聚焦这个并不怎么强大的卡塔尔。

没有中国队的加入,并不妨碍中国球迷对于世界“波”的狂热。疫情依然复杂严峻,但各种商业促销式的花式观球处处呈现。

聚集、看波、熬夜……城市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和人的心理需求多样性固然需要得到尊重,只是,在追求“刺激”性生活的同时,还真需要一种更好的“调节”。

《尼泊尔阿玛达布拉姆峰》2013年 孙成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泊尔阿玛达布拉姆峰》2013年 孙成毅 摄

就如同,再华丽的通明灯火,在熠熠星空下也会变得黯然失色;再美丽的科技产物,也不敌那神秘莫测的璀璨极光。

想攀上高山,见见那连绵不绝的浩瀚云烟;想深入极地,感受那无边无际的旷野苍穹……纵使生活绊住了许多人的脚步,但总有人代替我们前去探索。

就在世界杯战火点燃的前夕,我们在罗湖美术馆找到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是孙成毅,从1987年起,开始行走于神山圣湖,将那些绝美的风景带到你我眼前,让我们在繁杂的世界里找到安宁。

孙成毅是医学院出身,大学毕业后,他没有跟随既定的社会步伐,在稳定的事业单位里谋得一职,而是全身心投入喜爱的摄影事业里,跋山涉水,乐此不疲。

《四川》2013年 孙成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2013年 孙成毅 摄

1987年,西藏林芝,当时巴松湖还处于原始状态。

那座湖很美。仲夏的阳光洒下树荫,湖水深蓝中透着碧绿,峡谷如此寂静,静到枯叶飘落、露珠滴落,都能被人真切听到。

对于初到此地的孙成毅来说,他还听到了更多,他仿佛能听到山峦的呼吸、大湖的低吟,还有阳光在静谧里折射的奇妙旋律。在自然的馈赠里,他全身心都得到尽情舒展。

《西藏纳木错》2015年 孙成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藏纳木错》2015年 孙成毅 摄

这是孙成毅第一次听到大地的美妙音符。从那天起,他便开始游走于神山圣湖,追寻这空灵的天籁之音。

孙成毅喜欢渺无人烟的荒原旷野,这些与日常生活截然相反的存在,如此原始、纯净的环境,带给他的灵魂无比的震撼与感动。

这些遥远的神山圣湖,丰富了孙成毅的艺术感知力,成就了他的摄影创作。

从那一年起,孙成毅开始了“神山圣湖”的探索之旅,他分别从青藏、川藏、新藏、滇藏和中尼公路共26次进入西藏从事摄影创作,其中11次穿越阿里荒原。

《西藏库拉岗日与过卡日峰》2020年 孙成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藏库拉岗日与过卡日峰》2020年 孙成毅 摄

1995年,他开始在西藏,尼泊尔,巴基斯坦的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山脉徒步探险,到2015年8月,总共完成了全球14座8000米级的雪山拍摄项目。

近30年的自然摄影,带给孙成毅与众不同的收获与启迪。近日,孙成毅的作品在深圳罗湖美术馆展出,同为摄影爱好者的古桥摄影家吴礼冠也来观看展览。

神山圣湖 美到窒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神山圣湖 美到窒息

“山”者· 孙成毅

“山”者· 孙成毅

作品:《聆听大地》系列

作品:《聆听大地》系列

罗湖美术馆展览【新山海经】,是由4位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的摄影师,共同参与的摄影联展。孙成毅选用了金像奖的系列作品——“聆听大地”。

拍摄真实的大地影像,是一门十分“艰难”的工作,它需要作者无所不用其能,只为和自然更加亲近。

虽然很辛苦,但孙成毅想将这些地球上的本源地貌,展现到更多观众面前,让大家可以看到亿万年前的荒野地球,宁静、雄浑、辽远,在这无声无人之境里聆听地球的声音。

《巴基斯坦迦舒布鲁姆峰 II 》2015年 孙成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基斯坦迦舒布鲁姆峰 II 》2015年 孙成毅 摄

孙成毅的摄影作品里,光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主角,用不同的光影手法,将自然状态下的景物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光就像一把刀子,时刻在雕刻大地,这片土地在光的塑造下展现出这样的景象。”

《南极》2017年 孙成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极》2017年 孙成毅 摄
《南极》2017年 孙成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极》2017年 孙成毅 摄

南极大陆,光很稀少;那个瞬间,光束打到山上,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神秘蓝调,不同的温度会产生不同的蓝,景物在光的作用下形成强烈反差。”

《尼泊尔道拉吉里峰》2013年 孙成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泊尔道拉吉里峰》2013年 孙成毅 摄
《意大利多洛米蒂》2019年 孙成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大利多洛米蒂》2019年 孙成毅 摄

“那个光点,是月亮。它升起是什么样的,摄影就呈现出什么样,就在那个位置,不做人为的干涉和改变。”

《月光下的多洛米蒂三峰山》2019年 孙成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月光下的多洛米蒂三峰山》2019年 孙成毅 摄
《西藏乔格茹峰》2020年孙成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藏乔格茹峰》2020年孙成毅 摄

“光从雪山后面发散出来,与其他的黑暗对比下,显示出光明很伟大。当然黑也是非常丰富,它里面包含了很多东西。”

《西藏然乌湖》2009年 孙成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藏然乌湖》2009年 孙成毅 摄
《澳大利亚珀斯尖峰石阵》2003年 孙成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大利亚珀斯尖峰石阵》2003年 孙成毅 摄

“突破性地将大面积的‘黑’运用在风光摄影之中。”

《青海俄博梁》2020年 孙成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海俄博梁》2020年 孙成毅 摄

“如果不是航拍,很难拍到这个角度,在地面无法看到这种被风切割的岩石。它们是一万年来演变留存下的,地壳变化、风吹雨蚀,形成这样一条条的造型。加上此时的光线,是太阳马上下山的时刻,夕阳投射到山上的角度十分恰当,光“切割”出的山景才有这样的效果。”

第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选委员会,评价孙成毅‘’聆听大地”系列作品:

“孙成毅的这组照片呈现了他对西部风光摄影的独特理解,整组作品的构图和影调大胆而大气,面对大自然稍纵即逝的光影及色彩把控自如,突破性地将大面积的“黑”运用在风光摄影之中,作品气势恢宏、雄浑辽远,充满了乐感与诗性。他以艺术的感知力聆听大地,用光线和色彩诗意地雕刻大地。他摒弃了以往忠实记录的拍摄手法,将独具意蕴的诠释与思考融入山川云天之中。”

《西藏珠峰与洛子峰东坡》2015年 孙成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藏珠峰与洛子峰东坡》2015年 孙成毅 摄

展览现场,身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的孙成毅,与古桥摄影家吴礼冠亲切交流,互谈心得。

孙成毅评价吴老的古桥摄影,不去刻意追求造型和光影,以十分真实、客观的角度忠实地记录,也是一种很难得、优秀的摄影。

左:孙成毅;右:吴礼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孙成毅;右:吴礼冠

摄影是一门大众的艺术,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摄影。

摄影留住拍客当下的喜悦,给予观众未知的惊喜;摄影连接了你和我,它能穿越空间,也能跳转古今,我们与摄影的故事,期待下次相遇。

《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风城》1992年 孙成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风城》1992年 孙成毅 摄

眼下,世界杯的战火还要烧一阵子,天天熬夜,心跳受累,不妨在停下来的时候,环顾这些神山圣湖……

· The end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 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