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初三杰之二:谋略家张良 政治家萧何

张良萧何和韩信乃秦楚之际著名的“汉初三杰”。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成功打败项羽称霸天下,除却其自身胆识和能力以外,此“三杰”功不可没。”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刘邦自己也曾说:“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三杰”辅佐刘邦就时间跨度来说,萧何最长,其次是张良,最短也是下场最惨的是韩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初三杰”来自不同背景,各具专长,于刘邦创立大汉基业的全过程中,分别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共同促成了大汉一统。

1、盖世谋略家张良

张良是谋略家,以善谋著称,他的功绩主要展现为秦楚之际的出谋献策。

比如当刘邦在彭城骄傲大意而遭项羽重创时献策“下邑画策”,《汉书·高帝纪》中曾记载此番谋划:“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隙; 彭粤语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良以一个放眼全局的总体战斗方略,将韩信、彭越、黥布与刘邦自己的四路大军进行精密部署,打配合,用一场持久战,成围合之势,一点点将项羽蚕食而灭;

再如《汉书·高帝纪》中记录,张良与陈平献计刘邦“今汉有天下大半,而诸侯皆附,楚兵疲食尽,此天亡之时,不因其机而遂取之,所谓养虎自遗患也”,刘邦当机立断,破除盟约,穷追项羽至下垓,致使楚汉之争进入尾声。

2、“大后方”萧何

萧何是优秀的政治家,与刘邦来自一个地方,从幼年起两人就相熟。萧何在秦末历任御史到泗水郡督查庶务等职位,有着过人的行政管理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作为“大后方”,萧何于秦楚之际深固根本,足兵足粮驰援前线。西汉开国后,帮助汉高祖建立国家制度,修养生息,无为治国,功列群臣之首。

管子曰“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栗。故地不辟,则城不固”《管子·全修第三》粮食是攻守之本,兴兵备战以粮食为先。

在项羽遭遇灭顶的下垓之战当中,正是因为兵少食尽最终被汉军围攻而亡。墨子也曾这样总结《墨子·辞过》“府库实满,足以待不然,兵革不顿,士民不劳,足以征不服。故霸王职业行于天下矣”。可见粮草和兵士的补给在长期战争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邦在被封为“汉王”后,萧何留守汉中,一方面在富饶的蜀地上深固根本,抚定人心,源源不断的为刘邦出三秦伐楚筹措粮草,征集大量精锐兵士送往前线。

另一方面,蜀地路远艰险,即便有足够的粮草,怎么从巴蜀省时省力运到关中也是个大问题。

萧何想尽办法,召集各方面人才研究运粮方案,最终通过水陆漕运(从四川各地调集粮食后经“嘉陵水道”汇集于今汉中西北的略阳县后,再经“嘉陵水道”往东北上,至今甘肃徽县)和陆路转运(翻西秦岭入散关直至今陕西宝鸡)相互配合,彻底解决了关中缺量的重大隐患,帮刘邦在关中站稳脚跟,奠定了兴汉灭楚的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朝本质上是从秦朝手里夺取而来,在汉朝建立之前,刘邦的团队都是采用秦朝的人事政治制度。

到汉朝建立之后,萧何以秦朝为镜,首先确立了“无为而治”的基本国策,再从人事、行政、法律等方方面面对秦朝律例进行相应改革。

如萧何著名的《九章律》,即在秦朝法律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剔除秦法的繁苛,形成了一种以德为主,以法为辅的治国方针,使得汉初社会和人民逐摆脱战争和暴秦的阴影,形成一种较为宽松和谐的整体社会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迁在《史记·酷吏列传》中曾评价“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有了萧何在汗立之初确立的正确国策,经过后续曹参等人几十年的有效治理,人民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国家安稳富强,才形成了史上的盛大西汉王朝。

二、并非竞争不过,实乃真智者也

1、张良谦辞 萧何居上

汉高祖五年,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庆功宴,对所有文武功臣,论功行赏,依次授封。此时的韩信已封为楚王,因此不在排序范围内,那么张良和萧何,谁功居首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祖已给出了答案 “运筹策帷帐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子房也,自择齐三万户”《史记留侯世家》。“自择齐三万户”的待遇,在当时给诸将论功行赏的时候是绝无仅有的独家待遇,可见张良之功,在刘邦心里无人可比。

然而,张良却说什么都不接受这个待遇,因此萧何居首,拜为丞相。可见,并非张良竞争不过萧何,而是人家坚决不要。为什么张良不接受这个荣誉和地位而拱手让给萧何呢?

2、国仇已报 家恨已消 只想“虚权守静”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本是于国于民的好事,然而秦始皇和秦二世的暴政,致使人民仍旧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无可避免,秦末,民间义旗大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良原本姓“姬”,为韩国同族。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韩国建立,而张良一族是韩国王室的一支,因此以国为姓。

张良的祖、父两人辅佐了韩国五世的侯和王,经历了韩国从“侯”到“王”的整个过程,因此史称“五世相韩”。在刘邦集团里,张良是身份最为尊贵的。

韩国虽是战国七雄中最小的国家,但韩国人素以顽强著称,虽是六国中最先灭亡的,但却将抗秦大业一直坚持到最后。家族血统中的爱国基因完整的被张良所继承,他一生都以复韩为己任,将自己皇家所留的全部财产系数变卖,用于结交豪侠义士,为韩国报仇。

公元前218年,张良在博浪沙椎击秦始皇,虽最终事败,但足可见张良过人的胆识和不惜代价誓血国仇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宋爱国民族英雄文天祥曾以一首《正气歌》“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韩素无解”来歌颂一身浩然正气,不怕牺牲的英雄张良。

张良辅佐刘邦,第一个攻占秦都城咸阳,(当然这其中也有项羽牵制秦军主力的因素),实现了灭秦复仇的夙愿。

但秦虽灭,紧接着又卷进了楚汉之争,阻挡不了的大汉统一进程浇灭了张良“复韩”的希望,可以说其终身为之奋斗的使命已然结束。

张良曾对刘邦说“良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记·留侯世家》由此可见,此时的张良已无意于为官从政,更不屑于家财万贯,只想“乃学辟谷,道引轻身”,故而婉拒刘邦封赐。

3、张良辅刘邦 亦师亦友

纵观中国历史,张良与汉高祖刘邦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融洽,独一无二,也是最得善终的君臣关系之一。

张良早在刘邦举起反秦大旗之前,就凭一己之力“博浪沙椎秦”,且在事败之后,秦始皇大举封城搜捕的情况下还能顺利逃脱,其胆识和能力可见一斑,张良也因此而名闻天下,受到包括刘邦等一众侠士的敬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刘邦反秦的初始阶段,缺乏谋略,也无高人指点,因此发展的很不顺利。自遇到张良之后,张良以《太公兵法》教授,建言献策,刘邦也虚心求教,才得以在后续反秦灭楚的过程中屡屡占得先机。

《青学斋集 卷十四》中曾这样描述:“汉高慢视臣下而留侯独以礼始终”,可见对于刘邦来说,张良“亦师亦友”,其地位和与刘邦之间的关系,与萧何和韩信来说不可同日而语。

另外,从根本上说是刘邦有求于张良,而张良是被历史的演变一步步推入了刘邦的谋士圈,因其盖世的策略而一步步成为了刘邦之师。

然而这样的关系在刘邦打天下的时候非常有利和谐,但大业已定之时,那句俗话“伴君如伴虎”才是现实的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论是否为师,一旦开国为君,为臣,一切大不同矣。而且此时,刘邦也不再像之前阶段那样需要张良,而张良对刘邦本就无所求,现在就更无所求。因此,张良明智的选择了大隐于朝。

4、奉行“黄老之学”无欲而安

张良奉行“黄老之学”,讲究不争,不傲,无欲而安。在这点上司马光已然看的很清楚,“...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如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阴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固子房... 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资治通鉴·卷十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刘邦论功行赏,赐张良“自择齐三万户”的时候,张良本就无意荣华富贵,再加之群臣争功,刘邦一年都决定不了,此时若接受了这绝无仅有的赏赐,无疑会成为众矢之的。这体现了张良不争和无欲的智慧。

“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史记·淮阴侯列传》,古往今来,屡见不鲜。张良更是深谙其道,他婉拒封赏,远离政治和权力斗争,退避是非旋涡,在绞杀韩信的事上,不同流合污。事实证明,比较汉初三杰的结局,张良正是以谦恭洁身之态才最后得以善终。

不得不说,张良实乃古今真智者也!

参考文献

《韩信 萧何 张良 评传》张大可 徐日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