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归陇原东,文史尽秋辰
(梦归秋辰:第503期)
在古代的王朝里,宋朝的建立是最容易的。因为赵匡胤不像刘邦一样需要崛起汉中,然后还要在楚汉之争中获得胜利。他更不像朱元璋一样,从濠州率领二十四个人开创基业,然后打败陈友谅、张士诚和元军建立大明。赵匡胤出身官僚世家,陈桥兵变更是不费一刀一枪便把周世宗柴荣的劳动果实据为己有,其实后面一统南北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甚至周世宗柴荣最后一次北伐契丹,如果不是病情加重被迫班师,那么幽云十六州也已经落到了后周的手里。不过我们客观来说,如果高粱河之战的主帅是赵匡胤,那么幽云十六州也能落入北宋手里。下面我们就来综合说一下宋太祖赵匡胤,也顺便了解一下这个英雄的传奇一生。
赵匡胤出身于官僚世家,他的父亲赵弘殷为武清军节度使。赵匡胤这个孩子小时候比较淘,用我们的土话讲就是不省事,经常给家里惹麻烦。但他的性格又比较要强,然后他离开家去投奔父亲的好友复州防御使王彦超等人,但这些人不是用钱打发走赵匡胤,就是和赵匡胤因性格不合闹得不欢而散。
后来赵匡胤凭着敏锐的直觉投奔了郭威,然后赵匡胤一路平步青云,并在跟随周世宗柴荣在高平之战和攻打南唐的战役里大放异彩。因此赵匡胤也逐渐成为柴荣的亲信,柴荣病逝后,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其实在此之前,郭威也玩过这种把戏,要说他们没有得到赵匡胤的默许和授意,那鬼都不信。
赵匡胤在建立北宋以后,最巧妙的手法就是杯酒释兵权。而赵匡胤之所以杯酒释兵权,并不是自己仁慈,而是当时拥有实权的节度使在北宋占大多数。我们甚至可以说,北宋就是由节度使组成的,而这些节度使其实就是藩镇割据的产物。他们是真正拥有兵权的,换句话说,他们是有资格和皇帝谈条件的。
这就不像西汉,虽然有英布、彭越、韩信等异姓王,但刘邦本身还是有着大片领土和士兵。而且北宋在北周时期趋于稳定,北宋替代北周又是和平过渡。因此,北宋不像西汉那样,经历长期战乱以后,人们对和平有一种深深的渴望。这也是两种不同的环境造就两种不同处置功臣的方式,只不过北宋的功臣还算老实,没有像韩信这么飞呀跋扈的。
而杯酒释兵权更是一种双方之间的博弈和交易,就是你交出兵权,我保证你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但并不是每个朝代的功臣都像北宋这么听话的,我们就拿明朝的淮西功勋来说。他们别说兵权了,连免死金牌都不愿意上交,甚至还变着法从朱元璋手里勒索兵权。在地方,他们不是纵容家奴为祸一方闹得民怨沸腾,就是包下秦淮河上的所有花船纵欲奢靡。
我们可以说杯酒释兵权是非常厉害的一个计策,如果当时他们不交出兵权,我估计他们连那个房子都走不出去。这样兵不血刃就解决了北宋开国所面临的潜在危机,因此我对宋太祖赵匡胤的评价是武勇有余。其实像赵匡胤这种人才,放在哪个朝代都能大放异彩,也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而赵匡胤最大的缺失就是片面总结了藩镇割据的经验,然后北宋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北宋文人领兵本身就是一个缺陷,因为文人从骨子里是看不起这些打打杀杀的莽夫的。因此他们很难听从武将的建议,而且文人又太死板教条且盲目自信,因此北宋在战场上是屡战屡败。
北宋战争的失败,不是将帅意见不合,就是指挥失误。而且我们有句话叫文人相轻,不管你承认与否,北宋死在文人手里的将领是历朝最多的,包括岳飞、宗泽、狄青、韩世忠等。他们不是直接死在文人手里,就是受到文官的排挤,然后郁郁而终。因此,赵匡胤对藩镇割据总结的经验是特别失败的,甚至为宋朝以后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其实在此之前,郭威就将节度使的军权和地方治理权分离,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当他的手里只有兵而没有钱粮时,他就很难掀起风浪了。而朱元璋的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其实也是一个很好削弱藩镇割据的手段和方式。那么,你有什么长期解决藩镇割据的好办法呢?
用文化点亮生活,用历史回顾人生。我是梦归秋辰,谢谢大家的阅读和鼓励。如果大家喜欢,请给个关注,谢谢大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