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简介

会宁县,甘肃省白银市辖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会宁县素有“秦陇锁钥”之称,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从大量出土文物来看,以牛门洞等众多文化遗址为代表的源远流长的古文化遗址,上溯三代,下启汉唐,积淀起会宁厚重的文化渊源底蕴。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设置祖厉县,已有2100多年的建县历史。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宁地处西北内陆,属温带季风气候带的西北边缘部,地介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青藏高原四个气候区和半湿润、半干旱、干旱三个干湿区的交汇区。加之地形东南高而闭塞,西北低而开阔,夏季暖湿气流北上困难,冬季干冷空气长驱无阻,故气候温凉干燥、南北差异大,降水少且分布不均匀,年际变率较大,年内四季分明,日照时数较长,蒸发强烈,无霜期较短,干旱、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宁县主要河流有祖厉河、葫芦河、清水河等三条。祖厉河,黄河上游支流。位于中国甘肃省中部,兰州市东侧。源出会宁县南华家岭,北流经会宁县、靖远县入黄河。因流域地层含盐碱较多,水味苦咸,故又称苦水河。河水含沙量较高。葫芦河,是渭河一条较大的支流,古称瓦亭水、陇水。因河床狭窄多曲折,形似“葫芦“得名。发源于宁夏西吉县与海原县交界处的月亮山南麓,向南流经西吉、静宁、秦安, 在天水三阳川与渭河交汇,是渭河的第一大支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代会宁县于城西建孔庙、立学官,后设教谕(训导),万历年间,知县高拱辰在文庙增建儒学署、明伦堂。清代设学宫。除此之外,明清时期民间自行筹办义学与私塾,建有枝阳学舍(枝阳书院)。明、清两代,考中文武进士20名,文武举人115名,贡生396名。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甘肃考中进士3名,会宁曹铭就是其中之一。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甘肃考中进士8名,其中有会宁苏源泉、万宝成。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甘肃选送第一批赴日本留学生5名,其中有会宁杨思、万宝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宁是中国十大文化休闲旅游县,历来有会宁八景的说法。截止2019年,全县有173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有会宁红军会师旧址、郭虾蟆城遗址、张嗣功旧居、铁木山、米家峡水库、关川道堂等各级著名旅游景区。其中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于2008年评定委员会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2年4月15日,会宁县状元红新农庄旅游景区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会宁,秦腔、眉户、皮影戏较为普及。在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的融合方面,会宁创排了红色三部曲现代戏《重逢会宁》《会师前夜》《红色热土》。其中本土编排大型秦腔剧代表有《郭虾蟆》、《一扇门》,并均在兰州人民剧院和兰州音乐厅参加演出活动。会宁皮影戏被甘肃省列为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宁民风淳朴,耕读传家,老百姓从古至今一贯奉行“养不教,父之过”的先祖遗训,秉承崇文修德的优良传统,一直把读书视为神圣之举,在很多农家的正堂上高悬着的“春风夏雨秋月夜,唐诗晋字汉文章”字幅向世人昭示他们的执着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美中国行,会宁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