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们就以“书为心画”来表征书法与书者内心和人格的关系,体现注重书家个性品格与书风关系的取向。宋朱长文《续书断·神品》中论颜真卿书法:“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扬子云以书为心画,于鲁公信矣。”古人以人品胸次、道德修养、气质节操作为衡量书法品第的重要标准,为艺先为人成为了传统书法的一个重要命题。

【本期对话嘉宾】

王子恒,书法专职教师。现为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一笔双钩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于右任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釋竹文化艺术研究院理事,广西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话摘录】

问到对于传统书法和新派书法的看法,王子恒老师总结了自己的看法:他4岁开始接触写字,以欧体楷书入手,大量临摹欧阳询的《化度寺碑》《九成宫碑》,后以二王,赵孟頫行书逐渐融合,学习书法至今二十余载临池不辍,关于对古今书法的态度,王子恒老师说:在漫漫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如果选出最具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一门传统艺术,那一定离不开书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书法如今已逐渐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国家形象的艺术名片,所以还是应当以古人为法度,在临摹书写的同时做到师古不泥,学习前人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但又不要被其所约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子恒老师部分临摹作品)

当足够熟练掌握,可以达到出帖的时候,其实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门字体,所以在学习书法中不要一味的创新而丢了该扎实的基本功。在专一门的同时博采众长,广读名帖,取法乎上,加之对书写内容的理解,多者结合才能完成一幅精品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子恒老师部分创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