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宋徽宗当皇帝不久,就把即位之初做一个好皇帝的梦想抛到了九霄云外,天天不是练字画画,就是和蔡京等奸臣一起胡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京这个人被称为宋朝第一大奸臣,不过这个人非常有才气,特别是擅长书法,也正因为书法好,蔡京才被宋徽宗格外重视。

重视到什么程度呢?用现在的话来讲,宋徽宗把蔡京当作艺术上难觅的“知音”、朝堂上不可或缺的“导师”、生活上志同道合的“伙伴”。

那蔡京为什么这么受重视呢?除了写字好看之外,他特别会察言观色,能读懂宋徽宗的心思,并且还会用自己的知识,为宋徽宗的荒唐无道找冠冕堂皇的借口。

比如,蔡京劝宋徽宗大兴土木,搞各种奢侈的生活,宋徽宗虽然非常高兴,却也担心后人骂他是昏君,这时候蔡京的“语言魅力”就显现了出来。

蔡京告诉宋徽宗,在皇上您的英明领导下,才有了今天的太平盛世,而在太平盛世中,就要改变以前的节约之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皇上您越敢花钱、越能花钱,就越能显现出我们大宋江山的强大实力,这样也才能震慑住辽国、西夏等番邦,如果您扣扣嗖嗖的,反倒给咱们国家丢人了。

话说,蔡京的这套理论,真应了那句“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可是宋徽宗就吃这一套,他一听拍手称快:“原来我过奢靡生活,都是为了国家啊!那我以后得多多辛苦了!”

就这样,随着蔡京等奸臣的不断吹捧,宋徽宗就越来越觉得自己厉害了,同时也越来越能胡闹了。

比如,有一次宋徽宗带着宰相王黼出宫微服私访,其实说是微服私访,实际上就是瞎胡闹,当时宋徽宗要翻一个墙头,可墙有点高,导致他翻的时候卡在墙头上了,脚没踩到地。

这时候宋徽宗就对王黼说:“司马光、司马光,你把背耸上来!”王黼一听连忙跪到地上给宋徽宗垫脚,并说:“神宗皇帝、神宗皇帝,您把脚伸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是宋徽宗和王黼两人的戏耍之言,司马光是宋神宗时期公认的贤相,而宋神宗同样勤勉朝政,人家那对君臣是典型的明君贤臣。

可臭不要脸的宋徽宗,却把自己比作宋神宗,又把宰相王黼比作司马光,并拿祖宗开玩笑,这种荒唐的操作也是没谁了。

不过,这都不是最荒唐的,宋徽宗曾干了一件让人非常无语的事,那就是铸九鼎,而且在鼎铸成后,宋徽宗献酒时,鼎竟然还裂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1104年,是“艺术家”皇帝宋徽宗即位的第5年,当时奸臣蔡京不停地吹捧宋徽宗,把宋徽宗弄得晕晕乎乎的,以为自己真的很了不起。

就在这时候,蔡京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吹捧宋徽宗的办法,他建议宋徽宗铸造九鼎,并建一个明堂供奉九鼎,话说是个正常人都想不出这么个馊主意,因为九鼎不是随便铸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鼎,象征着九州,号称华夏至尊神器,某种程度上讲,说九鼎是中国的代名词一点都不为过,因为它代表着王权的至高无上和国家统一昌盛。

相传,当年夏禹将天下划分为九州,让九州人民贡献青铜,并用这些青铜铸造九鼎,然后将九州的名山大川和奇珍异物镌刻在九鼎上,并将九鼎作为镇国神器放在夏王朝都城。

此后,夏商周三朝都把九鼎视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不过到了周显王的时候,九鼎被沉入泗水之中,后来秦始皇曾尝试打捞,但也没有捞出来,此后九鼎就再也没了踪影。

其实,关于九鼎的记载都属于传说,到底是怎么回事谁也不知道,甚至直到今天,人们连九鼎是一尊鼎还是九遵鼎都没弄清楚。

然而,这个传说却让后来的历代帝王非常痴迷,甚至还有很多去泗水打捞九鼎的记录,不过在历代帝王之中,除了非常特别的武则天曾重铸过九鼎之外,几乎没人敢效仿大禹铸九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候,蔡京提出这个建议,绝对是脑袋让门挤了,不过宋徽宗的做法让我们知道了,被门挤了脑袋的不只蔡京,还有宋徽宗本人。

宋徽宗听了蔡京的建议后,竟然直接同意了,还对蔡京想出这么个好点子大加赞赏,其实别说宋徽宗,就连整个宋朝的皇帝,都没人有资格铸造九鼎。

宋朝从建立开始,一直到灭亡,始终没完成中国的统一,而且还越来越小,从大宋被打成小宋,又从小宋被打成微宋,直至灭亡。

总体来讲,宋朝是汉族建立的中央王朝中面积最小的,只有300万平方公里左右,宋朝的北方有辽以及后来的金,西北有西夏,西有吐蕃诸部,西南有大理,反正四周番邦特别多。

而九鼎象征着九州一统,你宋徽宗实现九州一统了吗?可宋徽宗偏要铸,而且一口气铸造了九个。果然,九鼎刚铸完不久就出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说,九鼎铸成后,宋徽宗兴冲冲地赶过去参加仪式,然而就在宋徽宗献酒的时候,象征着北方的宝鼎却突然裂开了,里面装的酒都洒了出来。

这可把宋徽宗给吓坏了,我们上文说过,对于当时的古人来讲,九鼎号称华夏至尊神器,可刚铸成就裂开了,而且还是当着宋徽宗的面裂开的,这绝对是非常不好的预兆。

就在宋徽宗吓得不知所措时,蔡京也是直冒冷汗,这个馊主意是他提出来的,现在出了这么大的问题,无论宋徽宗跟他关系多好,依旧会拿他开刀。

特别是,此时宋徽宗还转过头来看他,更是让蔡京吓得不行,其实宋徽宗看他没别的意思,只是希望他能出来救场。

这时候,蔡京的聪明才智终于派上了用场,他眼珠一转就想好了说辞:“恭喜皇上,北方宝鼎开裂,就说明北方的辽国要发生内乱,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消灭辽国,并一统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京说完,宋徽宗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有了蔡京这套说辞,他也就能对在场的文武百官交待了。

话说,九鼎这件事,就在蔡京的神助攻下,被宋徽宗糊弄过去了,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蔡京的这句话,却为北宋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为什么这么说呢?话说九鼎的事过去没多久,心有余悸的宋徽宗就在蔡京的吹捧糊弄下,真的相信了蔡京的话,没事就盼着辽国内乱,他好一统河山。

就这样,又过去了一些年,生长在白山黑土中的女真族崛起了,女真族原本归属于契丹人建立的辽国,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统一女真诸部后,就起兵反辽。

1115年,女真族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建立了金国,随后就把辽国打得节节败退,这时候辽国的一个叫马植的官员,逃到了宋朝境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植在童贯的引荐下,顺利见到了宋徽宗,马植一见宋徽宗就开始吹捧起来,同时劝宋徽宗趁着辽国发生战乱,想办法跟金国结盟,顺势收回燕云十六州,完成收复疆土的伟业。

宋徽宗听后,眼前一亮,瞬间想起了11年前,铸造九鼎那件事,特别是记起了当年蔡京说过的那番话,于是宋徽宗就派使臣渡过渤海,跟金国签订了“海上之盟”。

双方约定,宋金两国结为联盟,前后夹击辽国,待灭掉辽国之后,北宋收回燕云十六州,然后把之前每年给辽国的岁币全部转给金国。

初看起来,这个点子太聪明了,可实际上却行不通,因为金国当时刚刚建立,军队气势如虹,而北宋虽然经济发达,军队却没有一点战斗力。

本来,有辽国隔着,金国威胁不到北宋,可一旦辽国灭亡后,那北宋就岌岌可危了,而且辽国随着与北宋的接触,已经逐渐被汉化了,整个辽国都非常崇尚礼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曾有辽国皇帝在铸造佛像时,命人在佛像背面刻上:“愿世世代代生中国”的话,而且宋辽之间也有攻守同盟的和平条约。

最关键的是,北宋与辽国之间的力量趋于平衡,两国已经100多年没打过仗了,可以说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宋徽宗应该联合辽国抵挡金国。

因为当时金国最强,北宋、辽国、金国属于三足鼎立,而北宋想要找人联盟的话,不应该找最强的,应该找一个跟自己差不多的,这样两个弱的对付一个强的,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因此,当时很多大臣都站出来反对宋徽宗连金灭辽,可宋徽宗就是不听,在他看来收回燕云十六州,完成祖宗没有实现的梦想,才是最重要的,他想要名垂青史。

可宋徽宗却想过自己有几斤几两,如果北宋的军事实力足够强,这么做自然没有问题,然而当时的北宋军队战斗力就是渣渣,基本上就是靠嘴打仗,根本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然,1125年,辽国灭亡后,金军连休整都没休整,就直接挥师南下攻打北宋了,仅仅过了一年多,宋徽宗和他的儿子宋钦宗就都被金军掳走了,北宋宣告灭亡。

总体来看,北宋灭亡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宋徽宗太过荒唐,而且在关键时刻选择了联金抗辽的错误战略。

那金国明明与北宋是盟友,怎么会直接翻脸不认人呢?主要原因是金国发现了北宋军队的战斗力不行,其次宋徽宗在这期间有两个能把人气乐的谜之操作,给了金国合理的进攻借口。

关于宋徽宗的那两个谜之操作,我们会在下一篇文章中详细讲述,如果喜欢,别忘了点赞关注我,您的支持是我码字的最佳动力,谢谢大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学史知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