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安爱笑,说话过程中的微笑让人感觉很温柔,有善意。她有些时候笑得虽有些腼腆,但特别可爱。她调侃道:“我不爱在屏幕里看到自己这张脸,所以几乎不回头看采访视频。”
少女时的圆润在她的脸上一直没有消失过。笛安伏案创作起来特别专注,真性情,拿笔后举手投足动作频率极快。而现实中你要遇到并频频注视她的时候,她一定会有意识地放慢脚步,尽力显得更温和,就如她的文字一样温情,有耐心。那是一种文学的贵族气质,她拥有与文字对话的超能力。
因为笛安曾说:“她不像任何一个她书里的角色。”但是角色的快乐和痛苦她都知道。
笛安在《亲爱的蜂蜜》这本书中是以一个男性视角叙事,在主人公熊漠北与崔莲一的相恋过程中,搭建多重视角的爱情世界,尤其是构建三岁的“蜂蜜”,孩童的柔软消解了成人世界的坚硬和理性,“蜂蜜”疑问的语气、生气的动作展现了孩童精神世界的活力。
在严酷的未来,你要记住我们的往昔。我,是你的第一个诗人,你,是我最好的诗。——茨维塔耶娃(俄)写给大女儿阿莉娅
孩子的语言,只有诗人能听懂。因为他们共享彼此的精神生活,拥有最纯真的爱。有些不懂孩子的父母,在分离时才最喜爱,而不是与之相融时。都是偏爱死,而不是生。
2022年3月7日,笛安的《亲爱的蜂蜜》定稿了。
我在十一月份的初冬拿到这本书。深秋的色彩还没完全褪去,层林尽染伴着空气里些许不太温柔的寒意。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被文字暖了起来。我读完了《亲爱的蜂蜜》,倾听着最真情、温暖的爱,书中的他们告诉我,你的痛苦我知道,我们在一些事情上想得一样,甚至处境类似,我们如同老友一般共享精神生活。
蜂蜜(成蜂蜜)是孩子,莲一(崔莲一)是单亲妈妈,大熊(熊漠北)是想成为共情的诗人并且又是能与蜂蜜同等对话的“舅舅”。莲一在书领航的文字里就申明了:“反正在蜂蜜长大成人之前(我)绝对不能死就对了,人生再没有意义我也不能死。”
莲一的意思就如上面我说的,她是不想分离的时候再爱,所以开始遇见了就要爱。
为什么遇见就要爱上?
一个地区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吸引了一批人来到这个地方,人们积极创造,不断地改变现状,共同建设了现代化的城市。
城市人流涌动,高楼崛起,为创新者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甜品、汽车、酒精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甜蜜的嘴,舒服的脚,陶醉的心诠释了部分城市人追逐的生活姿态。争相斗艳的霓虹灯、涌进的人行道、咬着前边车屁股行驶的小汽车,淹没了高楼拐角处销售痛苦的哭声,淹没了外卖小哥赶路的愁容,淹没了电梯间他被老板训斥小白的自卑。
深夜,人去楼口后一切似乎归于平静了,抬头望去,楼梯间声控灯刚灭,又有人点燃了星火。即使再困难,有些人依旧不愿意离开,不想伤心了就放弃。他们拥有深深的热爱、眷恋之情,形成了“城市乡愁”。爱上了曾经奋斗过的地方。
“失败乃成功之母”是这个城市最不想重复的顺口溜,因为它意味着我们放弃奋斗,想起了大不了回老家啃老。
“城市乡愁”和失败的触动都曾影响《亲爱的蜂蜜》里的崔莲一和熊漠北。而他们的选择是勇敢和自由地活下去。
熊漠北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他在婚姻里的善良和诗人气质被对方的虚情假意攻破。崔莲一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是自己所有的希望被另一方的沉默抹杀。
不同的失败方式,使得他们再也不想回到冲突、对抗的时空里。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就一定要相爱。
遇见即要爱,要从大熊和莲一的第三次约会说起。
两个人刚经历着看电影这个正常恋爱程序后,大熊像一个正在听讲的小学生一样在车里坐得板正,大脑正在极力分散自己去看莲一,以便不去思考今天的恋爱成绩。而崔莲一则是鼓起勇气,告诉他:“熊漠北,我有件事和你说。”
拥挤的城市一下子安静了,大熊只感受到了自己的呼吸,崔莲一的声音有种若隐若现的脆弱,说话之前,她还笑了笑:“我就开门见山了,其实——我挺喜欢你的。”
读到这里,我耳机正巧响起了大话西游的《一生所爱》,听着紫霞的“潜意识”在歌唱,你知道的,那是一种经历了几百年的凄凉和无力。我也能感受到小说人物内心正在对话,只要对了,就去爱吧。
“我有个女儿,快三岁了。我自己带。所以,可能我有很多时间必须得给她。”崔莲一继续说。
我在想,大熊会不会傻傻地回答莲一说你都有女儿了。但是事实却是,大熊马上接过去话:“我当然知道,虽然我自己对小孩没有经验,但是我从来没有觉得这是个问题。”
这段对话是大熊及时的反应,其实他并不知道莲一有孩子这个重要的信息,只因为想要爱莲一这个事最重要。
此时,我又想起了周星驰和紫霞在摆脱牛魔王间隙说的那几句台词: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但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了我才后悔莫及.......我希望是一万年。”
我读了《亲爱的蜂蜜》不足5页纸,大熊宣誓要爱,并郑重地宣布:“这车上有的东西都是我的,包括你和你口中的孩子。”
耳边,《一生所爱》的歌曲还有几秒没有走完。
他们已经在书中相爱了。这个速度和节奏,让我感到慌乱。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回头确认这是崔莲一是不是在5页纸之前就开始爱上大熊,一再确认以后,我下了结论:不要想着分开才珍惜爱情,只要遇见对的人,就赶快爱吧。
有温度的视角
很多时候,一部优秀的小说自然而然会把读者“吸附”到核心的故事节奏中。心甘情愿地展现出与读者共鸣的故事、性格、弱点。
这个世界和物质相关的事情很多,与精神同步的内容却很少。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很多优秀的点子,唯有优秀的小说家、剧作家可以让一瞬间停留很久很久。
《亲爱的蜂蜜》中成蜂蜜的出现为小说的冲突章节增加了情感的缓冲,这让我们不会觉得里面两个大人或者其他相关人物的无情、专制。反而过滤了复杂社会、多层人性的杂质,让人心清澈。
蜂蜜不会把她的白米饭弄脏,她对某些秩序特别敏感,三十多岁的大熊也是一样。
大熊紧张的时候会让自己的注意力转移,比如一直想象着水龙头上的肥皂泡一个个破裂,而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问。蜂蜜在非常兴奋的时候,做出她的习惯动作,伸出猫爪形的手掌轻轻拍打玻璃窗。对外界充耳不闻。
当我身处两个“同龄人”的对话中后,不由自主地想自己的情绪上“小动作”,可下一秒。笛安又借用蜂蜜的几句话把我拉回了现实。
有一次大熊在照顾蜂蜜的时候停电了,大熊觉得两个人在黑暗中的对话很尴尬,就像对着一个没有穿衣服的自己在对话。蜂蜜转过来脸却说:“有人在看电影,对不对?”她认为只有电影院才会把灯都关了,不过还能听到放映的声音。你看蜂蜜让大熊不再想着孤独和黑暗,而是幸福地坐在电影院里期待着影片上映。
“你现在开始说话了,看着我们的人就能看到一行字,在下面。”她小手比划着类似屏幕下方的一个位置。
蜂蜜的这句话把我的视角拉开了,似乎告诉我,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只属于蜂蜜,属于小说世界里的几个人。她真的天真无暇,让读者享受着电影浪漫的情节,缓解小说中大人和小孩对话的无趣、尴尬。
多重视角的切换,读起来让我觉得更轻松,不必要参与到大熊这个角色的思考范畴去理解蜂蜜的一切,而只是欣赏画面,读蜂蜜可爱的语言。
这正是《亲爱的蜂蜜》有温度的视角。
像诗人一样活着,像正常人一样死去
作为一个诗人而生,并且作为一个人而死——诗人爱伦堡评价茨维塔耶娃(俄)
在《亲爱的蜂蜜》后边描写大熊心里藏着不少诗。我想他是要把诗存起来,想能和长大一些的蜂蜜再次对上话。也是希望蜂蜜内心纯净,热爱勇敢和自由。
而对于临近中年的大熊和莲一,他们爱情需要规划,尤其在一线城市生活下去,随时要面临巨大的压力,所以要正视生死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
向死而生,把生死都规划好,其实很不容易。因为看到死的过程是痛苦的,避免不了孤独、悔恨、厌恶的人生。所以在活着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教育”好自己的死亡。
关于死亡,《亲爱的蜂蜜》里提到:
熊漠北自述在儿时逃避问题,然后遇到蜂蜜后,他会说:“在痛苦的选择中,总安慰自己不过是痛苦而已,痛苦生生不息,总会过去,过不去也是平常事,总之死不了人,怎么都能活下去。活不下去也不要紧,死个人而已,——只是注意不要在早高峰的时段跳地铁就对了,会耽误太多人打开上班。”
只要大熊活着,他就在学习蜂蜜的逻辑,把一切都合理化,用蜂蜜的逻辑让苦事一带而过。给自己的心灵制造一个绝对能够克服的困难。
同样崔莲一对于死的态度也受到了蜂蜜的影响。
“蜂蜜出生后,我就再也没有问过自己到底为什么要活着,以前常常问的,现在——反正在蜂蜜长大成人之前绝对不能死就对了,人生再没有意义我也不能死。......总之,我以前的人生里,绝大部分的痛苦都是因为我想要那些我不配得到的东西,是蜂蜜救了我。”
《亲爱的蜂蜜》的最后一章,笛安向我们展示了京剧《锁麟囊》薛湘灵在落魄时的感伤自己命运的唱词。
“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
意思是:收起余下的恨意,免除撒娇生气,尚且改过自新,改善自我性情,不要留恋逝去的刘淑萍,在苦海中回转心意,早日醒悟,找到真正的快乐。
一是在指明大熊与崔莲一的人生方向,一是在感悟文化的传承魅力,我们究竟从爷爷奶奶那里获得了什么?那可是现代城市里没有的东西。
读完《亲爱的蜂蜜》,应该谢谢笛安温暖的文字,谢谢蜂蜜生气的表情、稚气的语言,以及不会化掉的甜蜜冰淇淋,成为我灵魂得以救赎的启示。
对于爱情,无论在什么年龄阶段,遇见的最好结果是爱,幸存者别无选择,百年好合才是唯一的出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