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不仅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对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十三五”以来,中国工业领域节能减排明显加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绿色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绿色制造体系逐步完善,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在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随着排放强度的降低,重点领域和行业进一步节能降耗的成本上升,难度加大。迫切需要“更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政策”,为工业绿色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2030年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打下坚实基础。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工业的绿色发展并不平衡,各地区、各行业的排放水平是分级的。在“双碳”目标下,一些传统的“高碳”行业面临减排压力。第二,坚持把创新作为工业绿色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供给侧进行一场深刻的绿色科技低碳革命。在现行国家标准和激励政策体系下,企业在采用绿色设计、开发绿色技术、开发绿色产品和推广再制造方面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对绿色创新的投资意愿。“十四五”期间,要协调推进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

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加快绿色人才培养,加强产业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加大清洁生产共性技术开发力度。三是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市场主导,系统推进,构建多维立体的产业绿色系统工程。一方面,鼓励企业主动践行绿色社会责任,完善ESG机制,公开和共享能耗和碳排放核心数据,优化生产流程和工艺,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不断提升绿色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宣传引导,倡导新型消费模式,培育绿色消费文化氛围,形成供给侧和需求侧相互促进,以产业绿色发展带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第四,深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绿色治理。立足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统筹利用国内外两大能源资源。面对绿色产品、低碳技术、生态系统、排放标准、环境法规、消费模式等方面的国际竞争。,凝聚共识,稳步推进能源、环境、气候变化等绿色议题的讨论和治理,营造有利于绿色制造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完善环境监管和绿色标准体系,塑造全球生产贸易新秩序和碳中和绿色合作新机制。以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为契机,推动全球共享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