撅着小嘴,翻着白眼,脚上不停地用力踢着玩具箱,嘴里不停蹦出一句又一句的狠话。什么“我打死你、我下辈子不做你的宝贝了、真希望我没有来到这个家、臭妈妈我踢死你”,等等。

一聊到女儿近段时间的表现,琳琳妈妈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她说不知道自己的宝贝女儿怎么了?是不是出什么毛病了,只要她稍不顺心,就一直说各种狠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话听起来真的是句句戳心,老母亲听着听着,心里就发毛,先是伤心,接着是怒火蹭蹭往上窜,真恨不得一巴掌呼过去,让她马上闭嘴,她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生了一个来讨债的白眼狼。

孩子对自己说狠话,让自己特别窝火,是我们抚养日常经常遇到的问题。可我们总是容易只看到表面,认为孩子这样是不懂事,不礼貌,甚至是对大人不敬,大逆不道。因而大人也很难冷静,总会感觉自己很受伤

孩子对我们说狠话,我们很伤心很生气,很容易控制不住情绪,以牙还牙,用打骂回应孩子。这样一来,孩子会马上停止了一行为,好像是暂时奏效了。但此外,我们还可以怎么办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弄清一个问题。

孩子为什么喜欢说狠话呢?

孩子为什么喜欢说狠话呢?

孩子说狠话,我们不能只看表面,我们要看到隐藏在背后的问题。

从生物学上看,人类天生具有攻击性,只是看这种攻击性用什么样的形式释放出来。人类会在自己行动受阻、情绪受挫时呈现出攻击性。

如果心细点,我们会发现,孩子说狠话,其实恰好是他处于情绪低谷时,他的这些负面情绪包括愤怒、沮丧、挫败等等。

而这些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刚刚和小朋友闹了矛盾,也可能因为他刚刚被身边的人误解,甚至因为刚刚在和您的对抗中受挫,因为您刚刚对他的忽视。

负面情绪太满了,他不懂得如果正确表达,只能通过一些攻击性的狠话外加一些暴力动作来释放,让他自己好受一些,不至于被负面情绪淹没。

心理学认为,当人处于负面情绪漩涡中不懂正确释放时,往往会出现两种行为,自我攻击,或攻击他人。

所以,当孩子对大人说狠话攻击大人时,其实是在告诉大人,他很难受,他急切需要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当孩子,咒骂和挑衅我们时,就代表他真的不爱我们了吗?事实上并非如此。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一书的作者分享,他过去多年在跟2000多个叛逆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发现,即使孩子攻击和咒骂自己的父母时,他们还是爱着自己的父母的。

看清了这一点,知道孩子即使在发怒,也并不代表他真的不爱我们,或者是恨我们。我们就没有那么沮丧了。

说白了,孩子这么闹腾,其实就是用另一种方式,告诉我们,“来吧,给我更多的理解和爱吧,我需要啊。”

而我们之所以那么生气,也是怕孩子真的不爱我们或者恨我们,养了一个白眼狼,长大了不知道对我们感恩。我们也是因为怕失去孩子对我们的爱,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当孩子跟我们咒骂和挑衅我们时,我们可以怎么做?

那当孩子跟我们咒骂和挑衅我们时,我们可以怎么做?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还告诉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步,学会做孩子情绪的教练。

●第一步:用爱回应

俗话说,爱能融化冰雪,我们给孩子的爱,永远不会过多。

当孩子情绪失控,用恶毒的语言攻击或挑衅我们时,我们很容易只看到孩子表面的行为,而忽略了孩子对爱的需求,与孩子情绪共生,自己也情绪失控。

其实,恰恰相反,当孩子情绪失控时,我们需要让孩子感觉到你仍然爱他,不妨给他用一个温柔的安慰、一个温暖的拥抱,取代责骂,用爱帮助他尽快冷静下来,走出战斗或逃跑的模式。

当我们给予孩子足够善意的理解和关爱时,孩子就无需用挑衅的方式来向我们索取爱和关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步:用幽默回应孩子的语言攻击

在成人的世界,适时的幽默,能让气氛更加活跃,也能化解很多紧张、尴尬和不愉快。

同理,在亲子相处的世界里,也是如此。有时,孩子因为生气了,对我们说了一些恶毒的语言时,我们不妨告诉自己“童言无忌”,然后用幽默的方式回应他,过后再跟孩子分享你的听到这些语言之后很伤心,引导他换位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步:超越权力之争

我们往往觉得自己才是家里的主导者,是孩子未来的引路人,而孩子也想抢夺更多的掌控权。

当我们和孩子发生言语冲突时,通常问题并不在于是非对错,而是我们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是大人,非要凌驾在孩子之上,在孩子面前争权威,要面子。

当我们和孩子发生冲突僵持不下时,我们不妨深呼吸,然后暂时离开现场,让自己先冷静下来。然后问自己,在这场争执中,到底想要什么?到底在害怕什么?孩子又想要什么?孩子此刻会有什么感受?为何我会对一件小事那么介意?

很多时候,亲子之争的本质只不过是权力之争,父母感觉自己受到了孩子的威胁和操控,害怕失去自己的控制权和话语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在当下

我们总是习惯活在未来,孩子在此刻某些偏差行为,也许并没有那么糟糕,但我们总是习惯把这些行为与孩子的将来甚至一生联系起来,这样很容易放大某些行为的负面影响,激发我们的焦虑情绪。

其实,我们现在对孩子的引导和监督,都是在为孩子的未来幸福做考虑。但孩子未来是否幸福我们还无法预料,但如果我们为了孩子的未来,把当下的亲子关系搞得特别糟糕,那孩子是否幸福我们不知道,但至少目前不到哪里去。

所以,每当我们与孩子起冲突时,不妨告诉自己要活在当下,先尽量保证当下“母慈子孝,岁月静好”,再来考虑孩子未来的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尊重孩子

如果我们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就会自觉尊重孩子,尊重他的意见、他的选择、他的自主权等等。

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因为我们是他的家长,就高高在上,用家长的权威威逼惩罚,强迫他服从我们的命令,甚至把他当作一个“提线木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艾羊育儿寄语

艾羊育儿寄语

孩子对我们的爱,永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多,即使他们情绪失控时对我们说狠话,攻击我们,但他依然深爱着我们,他只是需要我们的帮助而已。

所以,对一个处于负面情绪中的孩子,也请不要失望,不要弃他而去。而是要尽量克制自己,告诉自己,尽量保持耐心,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帮助。若您能做到这些,那么您将收获更好的亲子关系。共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