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情感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来找我倾诉哦

让我做你最好的倾听者,聆听你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花语迟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注|原著与电视剧有出入

成年后才懂:

安杰对安欣的远离,究竟掺杂了多少人性的撕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盛明兰在开罪父亲后对顾廷烨说的那番话: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谓和光同尘,大家都是一家人最好大家都过得差不多。”

正所谓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才是最好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自觉的对比

不自觉的对比

安杰去黑山岛看望随着欧阳懿派驻的安欣,是姐妹第一次差距的显现。

欧阳懿被打成“右派,”而安欣也因此受连累,被迫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岛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安杰带着钱和物品探望,见到的场景,却是姐姐正在作坊里压面条,虽然一如往昔淡然,可生活却并非多优雅,而欧阳懿则更是被从实验室驱逐到岛上,成为了不得不维持生计的渔民,迎着风浪去打渔。

而当时安杰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在岛上做了人民教师,安逸自在,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小作坊见到妹妹的那一刻,安欣的大脑几乎是不受任何控制地开始同两者之间进行对比。

真正惨烈的,是物质上匮乏继而导致现实窘困的自卑与无力。

在经济和生活上,一向淡然,历经风雨始终不变的安欣,在面对安杰那句“才七块钱?倒也不贵”时,第一次有了小心翼翼的自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且那种自卑,不是出自骨子里,而是在大环境的趋从下被迫产生的,尤其是在面对惨烈的现实时,这份自卑几乎可以说更为露骨,更会令人觉得难堪。

生活折磨人也就算了,可怕的是你身边最亲近的人这个时候在不经意间给的伤害与打击。

而尤其是那种血淋淋的对比展现在面前时,试问谁能够淡然处之?

“最好大家都差不多,才最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

而两姐妹真正开始疏离,是在安杰怀了双胞胎,安欣上岛开始照顾那一刻起。

环境趋从人的同时,也改变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次,当安欣对着高高在上的安杰,在同葛美霞戏说着自己习惯性礼貌,说出的那句“您请用茶”时,安杰说自己端茶递水的举动是佣人的举动时,她下意识地自卑了。

那一刻,安欣骨子里沉闷了多时的疑问与自卑爆发了:

在安欣即将离开的前一夜,安杰陪姐姐谈心,追问姐姐这些年的感受,安欣第一次对安杰生气了:“你让我说什么?这些年的委屈还是不如意?
安欣哭了,安杰却说:“我真看不惯你现在逆来顺受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这样逆来顺受的生活,也不是安欣想要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

她没得选。

安杰一直以来都是端着的,她所追求的,是小资情调的生活,而安欣则不同,安欣同样的出身却没有让我有这种感觉,即使生活将她的面容摧残地多么沧桑,在她身上,我看到的依旧是高贵,优雅,从容,平和,连愤怒,都那么优雅,而不是像个怨妇似的喋喋不休哭天抢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便是两姐妹之间最大的区别。

不过是当初的选择不同罢了。

如果安杰并没有嫁给江德福呢?那她今时今日还会有这样的资本来对旁人的生活与选择指手画脚,对别人的生活处处插手吗?

安杰就是江德福总结的勤劳不勇敢、任劳不任怨、美丽不善良。

江德华的那句“这人啊,都是命”的话,其实几乎令安欣再一次下意识去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可以说,这种下意识的反思早已刻进了她的骨子里。

而这是两姐妹在不同的境况下所产生的心理误差。

身份地位上的骤然转变,引起的不光是生理上的不适,更加难受的还是心理上的。

“人情淡漠,”是人间常事。

安杰坐月子的时候,才是最令安欣伤心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是一段无意间的玩笑,不过是一段自以为口无遮拦的话语,不过是一段自居女主人的沾沾自喜,最终出现的,却是两个人不可言说的矛盾。

事实证明:

这个世界上,并不会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

无论是亲姊妹也好,还是亲兄弟也好,点到即止,才是最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生命啊,他苦涩如歌

所以生命啊,他苦涩如歌

晚年后的安杰炒股,不光是其中的一个导火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份地位职能上的转变,也是安杰与安欣开始不自觉对比的开始。

“平反之后”是对着不同的阶层,而随之产生的,也正是环境和地位上的变化。

安杰这一辈子都是顺风顺水的。

因为有姐姐的照顾,有丈夫的爱护,有孩子的亲近,于是,她这一生都是骄傲的。

可同样的,也正是因为她这一辈子太顺利了,所以才会对旁人的经历无法感同身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姐姐安欣的酸楚,还是姐夫欧阳懿被流放黑山岛十年的痛苦,乃至于葛美霞被迫远离课堂去挑大粪,她都是看在眼里的,可却也正是因为被保护的太好了,没有经历过,所以才会如此肆无忌惮,如此口无遮拦。

可说到底,人终究要学会分离,我们终将孤独地长大,没有人会相携一辈子。

原著里,安欣与安杰之间的距离感,从她们姊妹二人嫁了不同的丈夫开始,就已经能够看出分别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杰是骄傲的,而安欣同样也是骄傲的,一辈子得体的。

安欣嫁给欧阳懿,大家闺秀配清华毕业的高材生,人人都在称羡,看见了的都会说一句郎才女貌,而安杰嫁给江德福,则是因为情势境况的不同,在这个阶段,人家的嘴里就会说一句“资本家的小姐”高嫁了炮校军官,两种境况,两种对比,只是境况不同而已,如果说只是一个因果论的话,那无非便是环境导致的因果论而已。

原著里的安欣,在妹妹嫁人后,喊得一直都是“军官太太,”而非小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旁边甚至还有这样的一段独白:

“我看着眼前的小妹,她不再是小时候依偎在我身边的那个小妹了。”

而安杰坐月子的时候,葛美霞那句“这是你们家的保姆”虽是无心之言,但也伤到了安欣的自尊。

如果说大环境并没有改变,那安欣未必会如同现在一般敏感,可现实总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既然无法改变,她又能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的心里都或多或少有些小疙瘩。

人人都会攀比,只是看攀比的程度,哪怕是亲生姊妹都不例外。

晚年的安杰同安欣之间的交流,几乎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当安杰与安欣相携故地重游的时候,两者的地位再一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次,安杰不再是受人尊敬的司令夫人,江德福也不再是令人敬畏的司令,而欧阳懿与安欣,则是受岛上人尊敬的欧阳老师与安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矛盾的枪头再次调转,不过这一次,受冷落的是安杰,而占据上风的则是安欣。

人都是需要成长的。

安杰因为婚姻受了庇荫,所以一直都在幸福的日子里打滚,一直可以拥有肆无忌惮的资本,可人终究是要学会长大的。

即便是亲姊妹,也最终会因为最终婚姻,生活的不同,开始有所疏远,有所避让。

即便一地鸡毛,即便顺风顺水,即便随波逐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花语迟,自由撰稿人,兼具浪漫主义与理性主义,专注女性成长与情感方面的写作,励志做一个努力写作,热爱阅读的女汉子。

热爱文字之美,卖字为生,相信有一天会成就更好的自己。

目前文笔浅薄,尚在磨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