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 燕梳楼

这个周未,从未有过的沮丧和悲伤。

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昨夜那场互联网海啸。上一次前仆后继接力转发的悲壮还是两年多前的武汉

让我欣慰的是,这一次推动扩散的是一些资深媒体人,平时很少看他们发朋友圈,特别是有态度的朋友圈,但就在昨晚,他们爆发了!

“今夜是抹不去的历史”,“去影响,去识别,去保护”。他们的态度鼓励着很多人。虽然那些文字和视频,甚至是乱码,最终都无法查看。

这波舆论抗争背后,涌动着的是疫情三年下的民众情绪和呼声。这种呼声通过乌市大火集中爆发,我相信无论是媒体人还是监管层内心都感受到了震动。

为此,胡锡进和周小平还隔空撕了起来。但不管怎么说胡锡进是体制内人,他只能说到这样了。但我这次还是站周小平,虽然我们都知道他为何如此激动。

不去共情大火中丧生的逝者,却去担心群众迁怒于防控大局,这本身就缺乏人味儿,哪怕你和的一手好稀泥。所以一向大气的老胡也不得不关闭了评论。

但众所周知,无论多有经验的媒体人,在一些关键时候都不一定有建言的机会。这次同样如是,当地连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没有媒体提问,没有评论互动。

发言人在念稿子,老百姓在咬牙齿。最刺耳的莫过于这一句,部分居民自防自救能力弱。意思就是,路是通的,是他们不逃。

更魔幻的操作是,经过一夜的痛定思痛,然后憋了个大招,竟然在早上突然宣布:

已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将分阶段有序恢复低风险居民生活秩序。

封了100多天没清零,然后10死9伤后,就突然基本清零了?真是得了某中原城市的真传,封的莫名其妙,解的不明所以。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好消息。但不能每一次进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从本质上来说,无论是此前的贵州车祸,还是此次的乌市大火,我们终究都在同一辆车上,同一栋楼上。视频中那从微弱转向愤怒的求救声,并不遥远。

说到某中原城市,真的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那场大雨,让某些人脑子进水了,骚操作不断,热搜上不停,让人骂都骂累了。

你折腾自己也就算了,但这一次还把火烧到了徐州。在蒙蒙夜色掩护下,26辆大巴警车开道,把870名富士康员工悄悄放到了徐州,转身就跑。

上一次夜袭徐州的,还是三国时期的吕布。

徐州接到消息后,大惊失色。赶紧进行社会面排查,又把这800多人从茫茫人海中捞了出来,目前绝大部分已闭环转运离徐,但仍有几十人还没找到。

据说此前一天,西安也曾接到线报,称将有一批某重点企业员工将抵达西安,搞得西安连夜进入临战状态。哪料想这是一招声东击西,隔夜就偷袭了徐州。

虽然郑州不讲武德,但徐州也没有闪,而是选择了硬杠。直接通过徐州发布昭告天下:

郑州未经沟通将870人运抵徐州!

注意这里的措辞,是“未经沟通”。同朝为官皆为肱股,在官宣文本中使用“未经沟通”表述非常罕见,看似语气平和,实则怒火中烧。

你们搞流动性管理,你们要用5天时间打歼灭战,但你们不能把高风险人群流动给徐州管理吧,动态清零不是你们理解的这样吧。

什么郑州大水、村镇银行、加码静默,夜袭徐州才是国际郑的封神之作。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暂时还不清楚郑州的脑回路。我们也不能仅仅听徐州的一面之词,比如说为什么要送到徐州,这些人是不是徐州人氏?

如果人家是绿码,也都有24小时核酸证明,那么这算不算正常流动?不能因为贴上郑州标签,带有某康字样,就当成不明毒源避之不及吧。

但不管怎么说,若真如像通报中说的那样,既没有提前打招呼,也没有落地检,然后把人放下就跑,确实也不符合官场规矩,不够尊重。

而从郑州方面来说,无论是多么沉重的负担,也不能以邻为壑,把上千名富士康员工当成“麻烦”和“包袱”甩出去,这也太不负责任了。

现在不仅徐州,整个江苏都如临大敌,升级了管控措施。南京更是连夜通告,要连续5天捅喉咙。

如果是徐州罔顾事实刻意“抹黑”,也希望郑州能尽快作出回应。

虽然你已经是热搜上的常客,但我还是想听你如何解释。

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对吗?

PS:昨天的乌市大火,我发在了燕馆上,虽然数易其稿改的不成样子,但仍值得一读,请各位点击下方卡片关注。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给我留言讨论。如果认同,请转发点赞支持,谢谢

-End -

位卑未敢忘忧国!

@关注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为防失联,请添加作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