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全球芯片市场堪比“华山论剑”,尤其是中美之间的竞争,你一招,我一招,一拳一掌有来有往。但国产芯片从14nm到7nm实现量产化,中国芯取得里程碑式胜利,真的是“一山还比一山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美在2020年5月份,宣布两件针对我国半导体芯片的措施,先是搞定台积电赴美投资建厂,把先进的5nm生产线放在美本土。然后宣布对华为进行零技术的芯片封锁。

老美的这一招算是打响了芯片领域“华山论剑”的第一枪,这一招的确够狠,首先把代工领域技术最先进,产能最高的台积电拉拢的自己的阵营,其次封杀我们的民族企业华为。接下来又在今年筹建芯片联盟,试图掌控全球半导体产业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后,又通过修改芯片规则,针对我国5G芯片、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进行制裁与封锁。老美的计划就是以芯片为基础,对我国整个科技行业进行围堵,以此来巩固自身的科技霸主地位。

但令老美没有想到的是,其倾全国之力对我国半导体芯片领域的打压,并没有把我国科技发展按下暂停键,反而倒逼着我国芯片国产化进程加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华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影响下,我国掀起了芯片国产化,自主研发,自产自足的热潮。小米、OV、阿里等企业纷纷加入自主研发的行列,华为更是宣布全面进入半导体领域,通过旗下的哈勃投资对国内半导体企业大力投资。

得益于此,我国国产芯片以及半导体设备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开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国产芯片产能超1900亿颗,对外出口1600亿颗,同时对美芯等进口芯片砍单超600亿颗。

另外,在9月14日,上海经信委主任正式对外宣布,中芯国际已经实现14nm芯片的规模量产、5G芯片、90nm光刻机、5nm蚀刻机以及12英寸大硅片、国产CPU等高精尖技术都实现了重大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当下全球半导体行业正遭遇“寒冬”,芯片行业处于下行周期。许多企业都把目光转移到新能源汽车上,而我国在新能源汽车芯片领域自给率不足10%,对进口芯片非常依赖。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芯片更是重中之重,仅2021年国内市场就消耗掉全球一半以上的销量。芯片禁令之下,我国在该领域的短板日渐显现,虽然国内诸多企业今年大幅进入汽车芯片领域,但大都是28-16nm成熟制程上,7nm先进制程始终是空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人振奋的是,在第五届进博会上,国内芯片企业芯擎科技推出了自主研发的“龍鹰一号”车规级7nm芯片。自此我国在该领域不再是空白一片,同时打破了美企高通在该领域的垄断。

要知道,自古以来销量与需求都是相辅相成的,市场有需求才会有销量。不管怎么说,芯片毕竟是商品,卖出去换成资金才有用,但老美的“搅屎棍”做法,已经让高通、英特尔、英伟达等美芯企业销量大幅下滑,库存严重积压,失去了向前快速发展的机会。

我国中芯国际等芯片代工企业已经在成熟制程上加大了布局,现在国产芯片产能已经突破月产10万片,提高了国内市场的自给率,同时降低了对美芯的依赖。这意味着,禁令之下,哀愁的是美国,而不是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可否认,我们在芯片制造上依然与西方有着一定的差距,但国内在成熟制程上已经起来了,并且28nm制程等成熟工艺完全可以满足国内市场90%左右的需求,尤其是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

芯片是全球智慧的结晶,产业全球化也是科技发展的趋势,美国为了一己私利,扰乱全球芯片市场的行为是错误的,最终会在芯片竞争这场“华山论剑”中败下阵来,中国必定是胜利的一方。

禁令以前是老美的风光时期,今后或许就是老美哀愁的开始。对此,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