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某月某日,阿城应威尼斯市邀请,去住三个月。不白住,有任务,走的时候必须交出一本跟威尼斯有关的小说来。阿城不敢保证能写出一篇小说,他可能一个月写完五篇,也可能半年写不出一篇。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思来想去,只好用“写日记”的形式完成这个命题作文。于是有了这本《威尼斯日记》。

准确来说,《威尼斯日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日记,而是散文式的游记,跟余秋雨写游记一样,主要用来发表,目的性很强。阿城说,我从来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写日记有两种,一种用来发表,比如胡适日记;一种不用来发表,比如鲁迅日记,就是流水账,为了日后查起来方便。像我写的《威尼斯日记》,一看就不是给自己写的,就是要发表的。要是那么记日记还得了!

因为要发表,要给读者看,所以这本《威尼斯日记》文学性很强,其文字驾驭能力比起阿城早期小说,如《三王系列》,如《遍地风流》,更加纯熟自然,更加富于汉字的神性。阿城说,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主要是作“减法”。就如鲁迅不写小说以后主要写杂文,也是做减法。

《庄子》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阿城说,道家的无为就是“热铁别摸”。摸热铁,会烫手。需要找方法,找门道,找工具,用铲子,用钳子,用夹子,就烫不着了。阿城的思想主要是道家老庄思想,汪曾祺还曾告诫他,不要沉浸在道家思想中出不来。莫言说阿城透着一股仙风道骨的气息,就是说他道家思想非常浓郁。

阿城这本《威尼斯日记》,就是用道家思想这条金线串起来的。看似杂乱无章,信手捏来,随走随写,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瞻之在左,忽焉在右,信马由缰,其实“形散神不散”,宝珠美玉,时时闪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城说,全世界最早的文字,都是和天神交谈,一般人懂不懂不重要,主要让神能懂,这叫纵向交流。人们横向交流靠的是语言。中国文字一直没有做好这个横向,几千年来,神性犹在。古人“敬惜字纸”,有字的纸是不能随便乱扔的,要专门收起来,由一个专门的人在专门的日子在专门的地方烧掉。

文言文是一种雅言,书面语,白话就是俗语,日常用语,读书人日常也是用白话交流。白话文早就有了,《水浒传》就是白话文,《红楼梦》也是白话文。我们现在用白话文写作,只是为了人与人之间更好交流而已。

冯唐说,阿城是“作家中的作家”,所有作家都在看他的文字,学习他的文字。阿城能够启发作家,调动作家,让作家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一个好作家,能够用文字好打败时间,用文字好建立江湖地位,用文字好把声名一代一代传下去。阿城属于“老天赏饭”。我对好汉语有相当多的洁癖,在我心里,只有阿城老师的汉语才是好汉语。阿城老师的任何一本书,都在我说的“金线”之上。

以上开胃菜,以下开正席。兹录几则《威尼斯日记》飨予读者诸君,以期管中窥豹。

威尼斯是个小岛,以旅游来说,一个星期刚好,印象饱满细致。如果待过半个月,就会开始无聊,以致厌恶。我待了三个月,最后感觉痛恨。为了不痛恨,只能走到威尼斯的世俗生活里去。每天买菜,做饭,串门,闲聊,诸如此类。

威尼斯人说:“我们和你们的苏州是姐妹城市。”我说:“应该是扬州。”古代扬州和古代威尼斯类似,都是水陌纵横,出入操舟;都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城市,扬州的经济,使它在乾隆时期拥有近一万的书画家、园艺家、戏剧演员、说书人,而且形成了有名的扬州画派。

威尼斯有一百七十七条窄河道和两千三百条更窄的水巷,跨越这些水面的是四百二十八座大大小小的桥。威尼斯不是数字,是个实实在在的豪华迷宫。威尼斯像“赋”,铺陈雕琢,满满荡荡的一篇文章。意大利歌剧奢侈而明亮,又有世俗的吵闹快乐,好像过节,华丽,朴素,饱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城来到威尼斯,随身带了两本书,一本是唐人写的《教坊记》,一本是清人写的《扬州画舫录》,都是写古代扬州风物的。他将这两本书中的好多内容写在日记里,与威尼斯作比对,颇有意趣。

如《教坊记》这则,读来令人捧腹:苏五奴妻张四娘,善歌舞,亦姿色,能弄《踏谣娘》。有邀迓者,五奴辄随之前。人欲得其速醉,多劝酒。五奴曰:“但多与我钱,虽吃饼子亦醉,不烦酒也。”今呼鬻妻者为“五奴”,自苏始。

女演员任瑞珍,嘴大善于演哭,绰号“阔嘴”,当时的一个诗人说,见到瑞珍,一年之内都不敢以“泣”为韵做诗。余宏源,喜喝酒,饮通宵亦不醉,仅鼻头似霜后柿。刘亮彩,声音像画家笔下的枯笔,应该是我们现在说的沙嗓子。魏三儿四十岁的时候,演戏的价码高到一千元。有一次他在扬州湖上,妓女们听说了,都坐船来围住他,他却神色苍凉。

阿城说,中国讲究烹调,最先是为敬天,也算是敬神吧,首要是味儿,好味道升到天上去,神才欢喜,才会降临保佑。人间敬的菜若是没有味道飘上去,神哪里会知道你的心意?敬过神的菜,人拿来吃,越吃嘴越刁,悉心研究,终于成就一门艺术。我们现在看到的商周的精美青铜器,大部分是用来敬天敬祖先和人间吃饭的。

意大利的男女非常好看,腿修长有力,脖子精致,额头饱满,腰部微妙,像脸一样的有表情。天生的卷发和暗色皮肤的人非常多,肥胖臃肿的人在人口比例上很少。当一个意大利人看着你的时候,虽然没有说话,但嘴的造型已经在表达意义了。意大利人的手势太强烈,因此掩盖了嘴的妙处。

白天,游客潮水般涌进来,威尼斯似乎无动于衷,尽人们东张西望。夜晚,人潮退出,独自走在小巷里,你才能感到一种窃窃私语,角落里的叹息。猫像影子般地滑过去,或者静止不动。运河边的船互相撞击,好像古人在吵架。

阿城记录了某画家的一首打油诗:窗外雨打无芭蕉,小鸟欲唱缺枝梢。饭罢闲坐全无事,忽放一屁惊睡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言高度评价阿城的《威尼斯日记》:读阿城的随笔就如坐在一个高高的山头上看山下的风景。城镇上空缭绕着淡淡的炊烟,街道上的红男绿女都变得很小,狗叫马嘶声也变得模模糊糊。你会暂时忘掉人世间的纷乱争斗,即便想起来也会感到很淡漠。阿城的随笔能够让人清醒,能够让人超脱,能够让人心平气和地生活着,并且感受到世俗生活的乐趣。

我在阿城面前不能骄傲,犹如在我的乡亲们面前不能骄傲一样。阿城无论到了哪里,即便他坐在那里叼着烟袋锅子一声不吭,你也能感到,他是个中心。大家都在期待着他的妙语和高论。无论什么稀奇古怪的问题,只要问他,必有一解。且引经据典,言之凿凿,真实得让人感到不真实。不知道他那颗圆溜溜的脑袋瓜子里,是如何装进了这许多的知识。

王朔说,我的文章是浮在水面上的油,阿城的文章却是油下面的一汪清水。阿城的见识远在我之上。

刘震云说,在当下的中国,够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至少有十个人(相对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言),但是只有钟阿城是独一无二的。

要想了解钟阿城,只看他闲谈时寥寥数语,或者听别人吹他如何牛逼,终究如隔靴搔痒,不能尽兴。归根结底,钟阿城是个作家,作家还是要靠作品说话,“靠手艺混饭”。至于手艺高低,还得读者诸君亲自评判。

这套《阿城文集》,精装正版,经钟阿城先生亲自选编校订,收录了很多未曾发表过的手稿,想要了解其人其书,我强烈建议大家买一套看看,绝对物超所值。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直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