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
在全国注册了35家核酸检测机构,哪里有她的公司,哪里有疫情暴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核酸检测造假“让你阳你就阳,不阳也阳;让你阴你就阴,不阴也阴”。

“核酸检测造假!卫健委副主任+2科长等10人被公诉!”

“核酸造假发国难财,250多家核酸公司被要求整改,核酸检测造假何以泛滥成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核酸检测造假,似乎引起了公愤。

多位知名人士坦言,斩断“新冠利益链”是防疫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斩断这条利益链呢?笔者认为,首先应当斩断核酸检测的无序管理、肆意妄为,将核酸检测完全收归国有。

“全民寻找张珊珊”——“她是谁?在全国注册了35家核酸检测机构,哪里有她的公司,哪里有疫情暴发!”

近日各中文平台顶流热搜:兰州卫健委一份通告,让“核子华曦”和其背后的“张珊珊”引起了网友关注。

此后,网友更是挖出张珊珊背后的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其法定代表人“张核子”的显赫背景。

公开资料表明,深圳核子公司对外投资的企业遍布全国,数量多达62家,绝大部分为“医学检验实验室”。而这些所谓的“医学检验实验室”,事实上就是核酸检测机构。

除了深圳核子,国内还有多家核酸检测机构。其中,最大的是“金宇医药”,其拥有80个检测实验室子公司,覆盖人口集中的主要省市。

中国第二大核酸检测机构是“迪安诊断”,在全国拥有40个检测实验室。

全国排名靠前的核酸检测机构,还有金奎大基因、华大医药旗下的华大基因、海角比奥、普尼医药旗下的普尼测试、卫兰医药等。

这些核酸检测机构当中,还有部分上市公司。如金宇医药、迪安诊断,在香港上市的有金宇医药、华大基因、凯普生物等。

但如此数量的核酸检测机构,纯属国有的则少之又少。也就是说,由国有资金主导的核酸检测机构,几乎垄断了全国的核酸检测业务。

由于核酸检测造假风险小、违法成本低,以至于近期全国多地曝出核酸检测结果造假现象。

一例核酸检测造假,可以搅动一个区甚至一座城,牵一发则动全身,地方政府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行政资源,去应对虚假疫情。可以说,核酸检测机构已达到能够操控一座城市的疫情防控走向等重大事宜,很多地方政府都被核酸检测机构牵着鼻子走,这给很多地方政府带来极大的烦恼,苦不堪言。

实际上,核酸检测胆敢造假,一切都是为了利益,并且其中或存在一条若大的“新冠利益链”。倘若国家再不下决心、下力度对核酸检测进行集中整治,长此以往不仅导致防疫部门和防疫人员筋疲力尽,甚至还会掏空地方财政。

如何解决该关键问题?笔者认为,将核酸检测完全收归国有是上上策。只有斩断“新冠利益链”,才能让防疫工作取得成功,而核酸检测是该利益链上至关重要的一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核酸检测完全收归国有,至少有以下三大好处:

其一,统一资源调配,维护检测秩序。

将核酸检测完全收归国有后,在管理上,国家可以充分发挥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的绝对优势,在维护核酸检测秩序的同时,还可以统一调配核酸检测资源,集中力量打赢疫情阻击战、歼灭战。

其二,财政自收自支,避免国资流失。

既然全民核酸、区域核酸的检测费用,均由政府财政负担,那么将核酸检测完全收归国有,就可以做到“肥水不流外人田”,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在国家财政实现良性“内循环”的同时,还能杜绝公务人员与核酸检测机构内外勾结进行利益输送的腐败问题。

其三,建立追责制度,保证结果真实。

在人员管理上,可以采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公务模式。建立健全核酸检测机制,精准落实检测结果责任制。严肃追责程序,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只有死死掐住核酸检测这个关键环节,斩断新冠利益链条,才能使疫情防控取得圆满成功。将核酸检测完全收归国有,可以说百益而无一害。

以上建议,望请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予以充分考虑、采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