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酒,为什么陈的香?

科学的解释是:白酒在存放过程中,其内部的成分和元素会发生缓慢的化学反应。一方面,辛辣刺激性的物质挥发,令口感绵柔;另一方面,经过时间的沉淀,酒体中的元素和成分深度融合,产酯生香,这种醇厚的味道、浓烈的香气、丰富的层次感,人们称之为老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想的白酒储藏环境,对温度、湿度、空间氧含量以及空气中适宜的微生物菌种都有要求,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时间。只有经过时间自然而然的洗礼,才会出现更纯、更顺、更绵、更丰厚的老酒味道。

千百年来,这是被反复检验的真理,没有任何科技手段可以代替。

清华婺的老酒,源自中华老字号的历史积淀

1963年,江西省举行第一届白酒评比会,在诸多的产品中,最后确定了四款成为了首届名酒,其中一个来自后来被称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婺源,它的名字叫清华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酒厂,就在清华镇千年廊桥彩虹桥的侧畔,久经岁月的考验,质朴宁静,伴随着婺源人走过了漫长的时光。它是传承婺源古老的酿酒作坊,1952年正式建厂,1963年被评为江西首批四大名酒之一,2011年被评为中华老字号,被业内誉为深藏在青山深处的中国特香型白酒夜明珠,承载着婺源人以及鄱赣大地深厚的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庐山会议上,毛主席曾品尝清华婺,并给予中肯的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1年,国家领导人来到婺源,看望家乡人民,连饮三杯清华婺,兴致盎然。

几十年来,白酒行业风起云涌,洗牌不断,低调得“不会营销”的清华婺为什么能屹立不倒?最重要的原因是——老酒。

在清华婺酒厂,看不到现代的装饰,时光仿佛仍然停留在七十年代,小窖、青砖、黑瓦、旧楼,无声地诉说历史的云烟。

然而,当我们走进它的一座座酒库,不禁为之惊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七十年代到2010年陆续建成的酒库,贮存着千吨老酒,让业内人士惊叹,是清华婺最核心的资产,也是这家老酒厂的桥墩。

难以想象,这个不大的酒厂,竟然藏着这么多千斤大坛,它们从80年代的原浆,直到2020年左右的原浆,分布在从七十年代直到新世纪之后建成的五、六个酒库,并且还有一个巨大的天然溶洞藏酒区——清风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洞中一季,世上三年。亿万年的天然溶洞藏酒,是中国白酒陈化老熟可遇不可求的顶级贮存之道。

巨大酒坛,有的已经深满了尘盔,像遥远的星球表面,又像出土的文物。算下来,年头最长的酒体已经在这里寂静守候了将近四十年。十几二十年的老酒,居然占据了酒库的近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墙上斑驳的铁牌:“贮足陈酿,不卖新酒”,我们理解了这个最美乡村的小酒厂为什么有这么多老酒的原因,也理解了它不营销、不广告,却被那些懂酒的人,探寻如获至宝的原因。也难怪,有大名鼎鼎的品牌上门欲收,却被婉拒——这一库库的老酒倘若不存,这座厂的桥墩也就不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厂70周年特别回馈

2022年,距清华婺公私合营后成立酒厂整整7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清华婺坚守初心,不搞歌舞仪式、不搞华彩庆典,而采用一种特殊的纪念形式:向长期以来关注支持清华婺的消费者开放贮酒库,开启【老酒封坛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华婺邀请酒友,在酿酒存酒的季节,到婺源,看枫叶,晒金秋,品老酒,来一场醉心之旅。

为了满足专业品酒的需要,清华婺用三十年、二十年、十年的老酒为基础,调制了几款限量封坛酒体,这样的封坛酒,请专家级的评委盲评,其酒体之丰厚绵醇,超越千元名品。

酒友可以将心仪的封坛酒继续留在厂家封存,也可以直接带走,与亲友分享。轻松自在,略去那些花哨的样式,清华婺就这样用最朴实、最简单的方式,回馈消费者,纪念自己的70大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坛酒,没有广告,没有营销,体验的是品牌与人的关系本质:信任、诚实、价值、愉悦。

约上知己,来婺源,在乡村的暖阳里,远离喧嚣与焦虑,体味自然与宁静。看一看小镇,看一看千年的彩虹桥,看一看桥畔那座停留在过去时光中的老酒厂,看一看中国罕见的天然溶洞贮酒之地。

枫叶红了,酒熟了。无论世界如何纷扰莫测,时光总会用一种笃定,给我们馈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厂70周年特别回馈】

来源:清华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