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提前中国半导体的奠基者,江上舟可以说是一个绕不开的人,他推动了中国大陆第一家晶圆代工厂的建立,而造出5nm蚀刻机的中微也离不开他。除此之外,中国大飞机能够首飞,他也是奠基者。
江上舟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在中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后,他考取了爱因斯坦的母校——瑞士苏黎世高等理工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留学海外的人才,1987年,留学八年后,40岁的江上舟获得了博士学位,没在瑞士做任何停留,他便匆忙回到了祖国。成为了中国第一批海归。
在上海任职期间,一次,他去上海飞机制造厂调研,上飞成立于1950年,从飞机修理起步,为空军、海军、中国民航修理、改装了30多种型号的飞机3400多架。70年代以来,成功研制了我国自行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发喷气式客机“运10”。完成了与美国原麦道飞机公司合作生产35架MD82/83飞机。作为主制造商完成了机体70%国产化的MD90-30干线飞机2架
然而,随着运10项目下马,上飞厂已面临生产停滞、人才流失的窘境,当时上飞职工痛斥国内“造不如买”的现状,直言出口800万件衬衫换不回一架“大飞机”的现实。
江上舟为了中国能够造出自己的大飞机,他数次和院士辩论,力排当时业界流行的“造大飞机太难、中国造不出”,“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等错误观点。
在他的努力下,2006年2月,《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大型飞机列入国家科技发展重大专项,经过多年的研制攻关。我国首次自主研制的C919中型客机、ARJ21新支线飞机翱翔蓝天,中国有了自己的大飞机。
除了大飞机,他还是中国集成电路的奠基人。1997年,张汝京从工作了20年的德州仪器提前退休,在台湾创立了当地第三家晶圆代工厂——世大半导体(下简称“世大”)。仅仅三年,世大的产能就已超过了当时行业老大台积电的三分之一,这个时候台积电已经发展了13年。
当年,张汝京离开台湾到大陆投资时,曾经选过多个地方未成,外界以为是骗人的项目,江上舟听说了之后,力邀张汝京来上海建厂。
2000年,张汝京在上海创立集成电路芯片代工企业中芯国际,大约有300多名半导体工程师随其北上,其中不少是他在德州仪器和世大时的旧部。当时,张汝京成功带动了台湾半导体人才来大陆工作的潮流,2006年,江上舟受邀加入中芯董事会。
然而,2003年到2006年,台积电先后两次起诉中芯国际,理由直指张汝京的台湾团队,认为他们侵犯台积电的技术专利及窃取商业机密。2009年,美国法院判定中芯败诉。
当时中芯因为和台积电的官司已经多年亏损,2007年,中芯国际亏损1950万美元;2008年,中芯国际亏损4.4亿美元;2009年中芯国际年亏损额在8亿美元以上。
2009年,他还是接替王阳元成为该公司董事长,此时,江上舟已经患癌7年,他却还是接下来这个重担,恰逢这个时候张汝京因为败诉离开中芯,中芯可以说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江上舟可以说内外交困。
但江上舟没有放弃危机下的中芯。重压下,他相继挖来王宁国、杨士宁等业内人士,重整旗鼓。在将非核心业务剥离后。
除此之外,当时台积电想要收购武汉新芯,江上舟奋力抗争,最后化解了对手的攻击,将武汉新芯变为来自己的子公司。
仅仅1年的时间,2010年,中芯国际在连续5年亏损之后首次获得盈利。财报显示,2010年,中芯国际销售收入为15.548亿美元,增幅达45.3%,净利润1400万美元,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江上舟还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五年发展计划:未来五年投资120亿美元,实现年销售额达到50亿美元的目标,国内fabless(无生产线的IC设计公司)达到50%的市场份额,继续扩大12英寸产能及追赶先进工艺制程,如45纳米及32纳米等技术。
然而,这个计划还没有开始实施,江上舟2011年就因为肺癌去世。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除了中芯,中微的创建也离不开江上舟,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2004年5月31日由尹志尧在创立,尹志尧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在硅谷Intel公司、LAM研究所、应用材料公司等电浆蚀刻供职16年,在半导体领域尹志尧个人拥有60多项技术专利,被称为“硅谷最成功的华人之一”。
在一次世界半导体设备展上,尹志尧偶遇时任上海经委副主任的江上舟。江上舟仔细观看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的设备后说:“看来刻蚀机比原子弹还复杂,外国人用它来卡我们的脖子,我们能不能自己把它造出来?”
江上舟还鼓励尹志尧:“我是个癌症病人,只剩下半条命,哪怕豁出命去,也要为国家造出刻蚀机。我们一起干吧!”
在江上舟的鼓励下,2004年8月,时年60岁的尹志尧决定回国创业。他说:“我给外国人做了几十年嫁衣了,是时候报效祖国了。”与此同时,他还说服并带回了一批在硅谷主流半导体设备公司或研究机构工作多年的资深华裔工程师,后来共有15位半导体领域资深工程师与已经60岁的尹志尧一起创建了中微公司。
张忠谋59岁创立台积电,尹志尧60岁创立中微,虽然花甲之年,却依然雄心万丈。
尹志尧创业的时候加上政府的支持,才有不到6000万的资金,在在投资巨大的半导体行业,无异于杯水车薪,而这个时候江上舟为他拉来了5000万美元的无息贷款。这让中微的发展一下进入了快车道。
根据台积电的工艺路线图,2020年Q3季度就要试产5nm工艺了,而中微半导体的5nm蚀刻机已经打入台积电的供应链。
近日,中微半导体设备公司董事长尹志尧博士提到了该公司的进展,指出中微半导体正在跟随台积电按照摩尔定律的发展走,后者的3nm工艺已经研发一年多了,预计2021年初就要试产,也就是说目前中微子已经在预研3nm蚀刻机。
这是这个第一次在芯片设备领域领先世界,而中微的成功离不开江上舟的扶持,江上舟十分关注比利时、德国、奥地利等欧洲国家级科研平台的运作模式,非常欣赏校际微电子中心的共享中立精神。
他曾经提出过一个“中国芯”新工程方案。这个方案不是设计企业的单一产品概念,而是涉及整个产业链的重大工程。将设计IP汇聚到一个平台,整合内外资源,形成方案,被称为半导体代工业2.0。这一平台,企业在设计之初就可与制造业接触,由于制造业自身拥有部分专利,有成功验证的产品,能提高信任感,整个链条不但能汇聚资源,响应也是最高效的。
然而江上舟最终却并没有将这个方案实践,在搁置来多年以后,半导体行业才发现这份方案的预见性。
江上舟除了大飞机、集成电路,他还关注机器人技术。2002年的时候,他就说:1990年代初全世界先进机器人约42万台,日本约22万台,美国约4.2万台,德国约3.5万台,法国约1万台。上海工业下阶段发展,应该积极引进日本先进机器人制造技术。
中国如果有10个江上舟,那么中国何愁不复习崛起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