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无疑是个堪称有“魔力”的词汇。对于吃瓜群众来说,社交平台的热搜内容往往也决定了今天要“吃什么瓜”, 而对于电商平台的卖家而言,热搜则可谓是一座座金矿。曾经默默无闻、但依靠热搜一飞冲天的商品几乎数不胜数,因此热点事件带动相关商品的销售已然成为电商从业者的共识,但如何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此前靠的则是商家把控这个机会的天赋。
而在近期淘宝方面悄然灰度测试的一项新功能“淘宝热趋”,则可能会让商家不再为无法抓住热点事件带来的机遇。据悉,获得相关内测资格的用户打开淘宝APP,就会发现搜索框下出现了一个“淘宝热趋”的排名。比如说最近一段时间世界杯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相关讨论也成为了网络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欢聚22世界杯”就一直待在淘宝热趋的第一名,这时候想必商家也都知道,世界杯周边商品大有可为。
据了解,淘宝热趋是一款消费热点产品,一方面由内容团队随时捕捉热点、分析精筛内容,另一面则参考了平台的消费趋势洞察。相比于淘宝热搜以往纯词条的方式,淘宝热趋则以图片、视频、商品店铺信息流等方式组合呈现,在内容形态上相比于传统的淘宝热搜有了质的飞跃。并且有消息显示,淘宝热趋是对商家放开的,商家可以与平台参与共同挖掘、孵化或创造热点。
热搜在诞生之初,其实就是平台方在面对浩如烟海的内容或信息时,配合用户固有的搜索习惯,根据算法进行主动的议程设置和引导的一种运营手段,目的就是让已有一定热度的内容像滚雪球一样、聚拢更多流量,或主动或被动地制造爆点。从本质上来说,热搜是平台根据用户搜索、关注、浏览、评论等行为统计后,经算法处理后推送的关注度最高的词汇,通常来说会反映某一段时间内主流用户关注的热点。
在当下这个内容生产去中心化、个性化推荐算法为王的后真相时代,从短视频到电商、从问答社区到音乐流媒体、从本地生活到出行,各赛道几乎都推出了相应的热搜,一时间这个功能也几乎成为了互联网平台的标配。其实这是因为流量的本质是注意力,因此聚焦了用户注意力的热搜就正是内容平台最有效率的流量入口之一。
长期以来,热搜往往是内容平台的专属功能,毕竟在后真相时代里,认知正在逐渐替代真相成为内容的主流。意见、立场、认知才重要,真相并不重要,作为一种引导用户认知的工具,热搜满足了用户追逐热点的需求、为用户提供社交谈资,还能帮助用户融入社群。
而用户活跃这一几乎让每一位产品经理都头疼的问题,一个热搜功能就能解决大半,又怎么能让内容平台不青睐呢?而早已开始内容化的淘宝,在热搜上动脑筋自然也在情理之中。随着互联网如今已覆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购变成了如同呼吸般自然而然的事情,淘宝热趋也就是种草、或者说淘宝逐步内容化的一部分。
但淘宝热趋也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特点,那就是它的内容主要是由编辑团队在洞察平台消费风向的基础上,精选、提炼而成。这其实就是一个极为复古的思路,复刻的是世纪之交时门户网站的运营思维。不得不说从历史中寻求经验,确实是人类的本能,只不过通过编辑推荐来决定内容呈现的模式,其实只是互联网中的沧海一粟,而这种中心化的信息分发模式一直也都不是主流。
编辑推荐模式是Web 1.0时代的特色,但其命门是维持一支足够满足用户内容消费需求的编辑团队,是件效费比并不算高的事情,这种类似于传统媒体通过专业人士筛选内容的方式过于昂贵,与轻资产的互联网经济并不适配,简单来说就是“很不互联网”。所以随着用户规模的增加,单纯依赖用户自身生产内容的PGC模式,旋即就将编辑推荐扫入了历史的垃圾堆。
而淘宝捡起性价比看似不高的编辑推荐模式,可能只是因为内容化是其如今必须要攻克的难关。毕竟无论算法有多么的优秀,都必须要承认,推荐算法反映的是大众的潜意识,但遗憾的是在相当多的时候,大众是庸俗的,真正专业人士筛选出的优质内容肯定有它的独到之处,这也是人类智慧火花的闪现,虽然昂贵、但很好用。
如今内容化之所以对淘宝而言极为重要,背后无疑是用户消费习惯的改变。如今网购的渗透率已经来到了85%以上,绝大多数网民已经习惯借助网络购物来满足各种需求,与此同时随着物质水平的提升,目的性极强的搜索式消费占比正在逐步降低,消费路径也从以前的“需求-搜索-下单”变为了“种草-需求-下单”。
淘宝近年来愈发强调“逛”的概念,显然就是希望完成从“交易”到“消费”的升级。毕竟只有让消费者在淘宝生态内“逛”起来,才能更多地占有用户时长,而留在平台中的时间越长,自然发生购买的几率也就自然越高。但问题是,如今的互联网已经是过于丰富多彩,想要让消费者在淘宝流连忘返、就要提供足够的内容可供消费。
所以淘宝热趋就是这样的一个功能,当用户打开淘宝后就能看到被筛选出来的消费热点。而这些经过专业团队精挑细选的内容,大概率会既契合当下的网络热点,同时关联商品本身又素质较为优秀。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淘宝热趋完全可以看做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专业买手团队,来为用户提供全网最潮的商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