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多年来,大量南亚裔为主的人士以“政治避难”为借口非法滞留香港,而他们当中不少人实际上是假难民,在当地造成不少经济和治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香港入境处以各种措施,加快遣返非法假难民。

香港1992年签署联合国《禁止酷刑公约》,任何外国人在其居留国遭受酷刑或不人道待遇,可在香港向入境处提出“酷刑声请”。通过的人士,不会成为香港永久居民,但港府会考虑将他们遣送其他无酷刑危险又愿接收的国家或地区;无法通过申请的人士,会依法遣送离港。据香港“01”网今年9月报道,截至去年年底,有超过1.4万名申请人在港居住,他们没有工作权利,社会福利署则委托国际社会服务社提供人道援助,去年港府在相关方面花费约10亿港元。此外,不少申请人士在港当黑工,或犯下盗窃及毒品等罪行。2016年,有港区人大代表表示,99%的申请者都是和“酷刑”无关的假难民。香港舆论一度讨论过要不要退出《禁止酷刑公约》。

据香港《星岛日报》28日报道,香港入境处副处长戴志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香港近年以“前、中、后”3种策略处理非法滞留问题。“前”,指的是打击非法入境。香港入境处与内地及香港执法机关早于2016年2月中旬开始展开专项行动,非华裔非法入境者人数从当年下半年起明显回落。据香港电台28日报道,香港入境处表示,今年1月至10月每月平均截获43名非华裔非法入境者,较2015年每月平均318人下降约86%。

“中”是指持续高效审核申请。戴志源表示,入境处已将处理每份申请的时间从25周缩减到10周,并于2019年初基本完成审核所有过往积压的申请。他表示,为降低潜在申请人进入及逗留香港的经济诱因,入境处持续加强针对性执法行动,重点打击非法劳工等罪行,整体非法劳工被捕人数从去年近1500人下降至今年1-10月的900人。不过戴志源称,虽然整体非法劳工被捕人数明显下跌,但今年1-10月被捕的非华裔非法劳工人数占整体被捕非法劳工约37%,比去年有所上升,大部分为“酷刑声请”申请者。

部分待遣送离境或待最终裁定的申请人,会被羁留于青山湾入境事务中心。戴志源表示,过去数年,中心接收的在惩教署服刑期满的囚犯增加,当中不少人背景复杂,曾有杀人、贩毒、抢劫等严重罪行,会制造滋扰。为加强管理,中心在2020年6月成立紧急应变队,作为先遣队应对和处理中心内的冲突事故,并负责高风险押解工作,同时进行定期搜查及夜间巡逻,以确保秩序良好。

至于“后”的策略,指的是加快遣送申请不通过的人士。戴志源称,今年前10个月,香港入境处已遣送880名申请人离港,比去年同期大增超过50%;本月前3周则遣送84名提出免遣返申请但未通过的非法入境者、逾期逗留人士及被拒绝入境人士返回原居地。戴志源期望,随着国际航班逐步恢复,将可遣送更多人返回原居地,预计今年能达成至少1000人的目标,明年则可增至1200人。(余 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