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之中,平民百姓生活困难,当官也不容易。民国时期,各地军阀混战,盗匪横行,民不聊生,这样的形势之下,当个县长都不容易。虽然县长官职不高,但当上并不容易,稳定下来更不容易,想要在乱世中稳定,要有能力,有人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县多次更名称县长,上任难想坐稳更难

1911年,全国各地被清政府时期的县署更名为县公署,行政长官从知县更名为县知事。到1926年秋,国民政府进行改革,将各地县公署更名为县政府,县知事更名为县长,党政一体,一般县长兼任党部委员。此后到了1932年,党政分离。

县长可以通过三个途径上任:一.通过政府内政部主办的县长考试。二.被省级政府直接任命。三.被当时的驻军直接任命。其中,通过考试上任是最为困难。

县长考试录取率极低。根据史料记载,江西省总共举办了四场县长录取考试,录取了63名考生,但实际选用的仅剩12人。这就说明,你考上之后还有很大可能被淘汰。即使当上了县长,任期内还会有严苛的考察制度,历史上任期满才离任的县长少之又少。

比如,以江西省萍乡县为例。从民国开始到解放前,在这三十八年的时间里,先后换了13任知事,29位县长。换算下来,每个行政长官平均任职不到十一个月,任期不到三个月的比比皆是,最长也不到五年。其中原因是上层掌权人不断更换,军政之间矛盾不断,人民群众的反应和管理条例的约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县长工资低清查还需自掏腰包,管理全县上下大小所有事务

民国时期县长还实行配套体制,需要自带秘书、差役等配套人员。每换一任县长,县管理层就要大换血。这样一来,县长每换一任,就要对本县的资源、财政、交通进行清查,所有费用要由新县长自己掏腰包。

巨大的财务支出有时会超出县长得到的薪酬,为了填补空缺,有些县长就贪污腐败,搜刮民脂民膏。贪污会造成官民对立,平民百姓产生动乱,进而造成政绩下降,县长被罢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坐稳县长的位置,众人各出高招。有些县长在军队待过一段时间,就同军阀套近乎;有些县长想办法和某位高官拉关系,对外称门生或者亲戚;还有些县长想办法弄到“护官符”。“护官符”存在已久,《红楼梦》中就提到金陵城内的护官符。

有时候,“护官符”就是一张照片。1947年,时任临泽县县长,刚上任就遇到军阀的问题,思索之下,向马步芳要得一张他的照片挂在了办公室。那些军阀到县长办公室一看到照片,收敛了不少。军阀混战时期,县长连自由都没有,被迫成为军阀的税收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任县长多是想捞钱财就走,怪象背后是国情所致

《让子弹飞》就讲了民国时期的官场乱象。老汤买官上任,本来是得意洋洋,却半路遭到侠匪张牧之埋伏。老汤成为阶下囚,为保命灵机一动谎称自己是师爷,捧张牧之当县长。张牧之摇身一变,化名马德邦走马上任,和老汤前去赴任。

镇里恶霸黄四郎得知这个消息,对买官上任的马德邦很感兴趣。平时黄四郎拥兵自重,走私军火,是县里老大,料想马德邦只是个草包,全然不知他的真实身份。本来想捞取钱财的张牧之,上任之后看到黄四郎欺压百姓的行为很是气愤,此事激发了他救国救民的热情。

白天他是清官,断案如神助,晚上则是劫富济贫的好汉。这些举动触及了黄四郎的利益,双方势力在县城里水火不容。一山不容二虎,两方斗得你死我活,火拼械斗不断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荧屏上总是童话里的故事,现实中民国县官没有几个清清白白,大多数都是想捞一笔钱财就跑路。比如,庄浪县长在任时恣意妄为,侵吞公款,卸任时无法交账。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先让科长先跑路吸引注意力,他顺势金蝉脱壳,把事情嫁祸给科长。没想到的是,科长半路被民众抓住,无奈之下县长赶紧跑路,半道被军队堵住。后来,他又潜逃,这次是被民众抓获。

民国的县长是拿着低工资,受多方指挥,做着全县上上下下的所有任务。这种状态下,总会出现畸形县长,没有稳定的国情,县长是很难做的岗位。

参考资料:《论民国初年的社会》